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零年五月第一百六十六期) - 食物安全平台

再談2019冠狀病毒病-食物業篇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傳達組
科學主任莊梓傑博士報告

2019冠狀病毒病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但亦可通過接觸傳播,因而令人關注觸摸受污染的物件,包括食品包裝,是否會感染此病。今期我們會談談與食物業相關的2019冠狀病毒病問題,並概述重點的衞生措施。

2019冠狀病毒病可經食品包裝傳播嗎?

 最近有研究發現,在受控的實驗條件下,新型冠狀病毒可在物件表面存活數小時至數天。然而,這病毒不能在食物或食品包裝上繁殖,故在現實生活中透過食品包裝感染這病毒的風險似乎甚低。世界衞生組織表示,人類不大可能從食物或食品包裝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到目前為止,亦沒有證據顯示引致呼吸系統疾病的病毒可經食物或食品包裝傳播。在本港至今累計的一千多宗個案中,並無發現可能透過食品包裝傳播病毒的病例。

消費者應否消毒食品包裝?

 事實上,雙手受污染是促進間接接觸傳播的主要因素,傳染性病毒可經雙手從一個表面被帶到另一個表面,甚至進入人體。與食品包裝相比,頻密接觸點(例如門柄、購物車把手及水龍頭)更容易傳播病毒-不同人觸摸的頻率越高,受污染的風險便越大。因此,雖然有人可能仍會選擇在有需要時以常見的家用消毒劑(例如酒精濕紙巾或噴劑)來消毒食品包裝表面,但更重要的是要徹底清洗雙手,尤其在觸摸眼、鼻、口之前;購買食物回家後;以及處理和存放所買的食品後。

食物業如何同心抗疫?

 食物業不斷為市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有必要採取適當的衞生措施來保障員工及消費者的健康。首要措施是,如有發燒或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停止上班和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戴上外科口罩及盡早求醫。員工與公眾面對面或在人多擠迫的地方工作時,應佩戴外科口罩,並應定期量度體溫。其他措施包括向員工發出健康指引、提供洗手設施,以及確保工作環境清潔衞生。員工必須經常清潔和消毒物件表面,特別是食物業店內的頻密接觸點。食物業員工應經常洗手,如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徵,例如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就不應上班,並盡早向醫生求診。盡可能減少在食物業環境中的社交接觸,即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至少1米距離,以減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如因空間所限,無法留有足夠的社交距離,可考慮採取其他隔離措施(見圖1)。

食物業如何減少社交接觸

圖1:食物業如何減少社交接觸

除了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的健康指引外,食物業可參考圖2所示加強衞生的建議,以防止2019冠狀病毒病傳播。

如何加強衞生

圖2:如何加強衞生

最後也同樣重要的是,食物業經營者應繼續遵守食物安全守則,例如「食物安全五要點」及「食物安全重點控制」系統,以預防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