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二年四月第一百八十九期) - 文章二
穀類及穀物中的昆蟲及昆蟲碎片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傳達組
科學主任葉景新先生報告
穀類及穀物是容易受到米象(俗稱穀牛)等害蟲侵擾的農產品,故在各種穀類及穀物中,包括米、粟米、小麥、燕麥及大麥,以及其製品(例如粉麵),都有可能發現昆蟲這些外來物質。蟲害可發生在收成前或貯存期間,然後可能被帶到生產線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有些昆蟲可能會被磨成肉眼看不見的微細碎片。
雖然摻雜了昆蟲碎片的食品看來或會難以吸引消費者,但食物主管當局一般將之視為天然和無可避免的物質,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明顯危害。米象等昆蟲對人畜、家具及衣服無害,不會叮咬和螫傷人,只會破壞所蛀食的穀物。
一般而言,穀物害蟲不能在水分含量低的穀物中生存。透過控制溫度,可以處理受蟲害的穀物。舉例來說,只要把受蟲害的穀物加熱至攝氏60度一小時,或以攝氏0度冷藏一星期,便可殺滅米象。話雖如此,生產商應遵循優良製造規範,例如把穀物製品貯存與加工之間的時間縮短,以減少發生蟲害的機會。消費者應避免購買包裝不完整及有蟲害跡象的穀物製品,購買後存放在密封的堅固容器內,並置於陰涼乾爽的地方。若穀物受損嚴重,不宜食用,則應棄掉。
圖2:米象(俗稱穀牛)(由食物環境衞生署防治蟲鼠事務諮詢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