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時令食品調查(第一期)結果滿意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最近完成一項大閘蟹的時令食品調查(第一期),從入口及零售層面抽取六十六個樣本進行化學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滿意。
檢測項目包括獸藥殘餘(例如硝基呋喃類及孔雀石綠)、金屬雜質(例如水銀及砷)、人造激素、染色料(例如蘇丹紅)及草酸。
中心發言人今日(十月九日)說︰「雖然測試結果滿意,但中心建議市民於購買、貯存、處理及烹煮大閘蟹時,留意『食物安全五要點』,既可安心享用時令美食,又能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食物安全五要點」包括:
精明選擇
* 應向可靠和衞生的店鋪或食肆選購蟹;及
* 購買外殼完整、有光澤和沒有異味的蟹。
保持清潔
* 烹煮前,先用刷把蟹身、爪和鉗清洗乾淨;及
* 進食前以流動的清水和梘液清洗雙手。
生熟分開
* 避免交叉污染,應先把生的蟹貯存在有蓋容器內才放進雪櫃,並與其他食物分開存放。
徹底煮熟
* 所有蟹均不宜生食,要徹底煮熟、清除內臟才可進食。鹽、醋、酒和日本芥辣等調味料並不能殺死可能寄生在蟹內的細菌和寄生蟲。
安全溫度
* 煮熟的蟹應盡快進食,不應將已煮熟的蟹存放於室溫超過兩小時。
發言人說︰「市民也要注意均衡飲食,避免進食過量大閘蟹,尤其含高膽固醇的蟹膏。」
至於業界方面,應向可靠的供應商購買大閘蟹,並注意從內地進口的大閘蟹均附有有關當局簽發的動物衞生證書。待售的大閘蟹,必須存放於雪櫃。
發言人表示,中心會繼續對大閘蟹進行檢測,並適時公布第二期檢測結果,以確保食物安全。
完
2015年10月9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