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六年三月第一百一十六期)-焦點個案
二零一五年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源性疾病個案回顧
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事故應變及管理小組
張家慧醫生報告
本文就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在二零一五年接獲有關本港食肆及食物業的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個案作出回顧。
與本港食肆及食物業相關的食源性疾病個案
中心的職責之一是與衞生署合作調查及監控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源性疾病個案。在二零一五年,中心接獲256宗由衞生署轉介的懷疑食源性疾病個案,共有993人受影響。在過去十年,該類轉介個案由二零零六年的859宗逐年下降至二零一零年的279宗。近年數字轉趨平穩,保持在每年216至350宗之間(見圖)。
病原體及成因
在二零一五年所有個案中,由細菌引起的仍然佔大多數(78%),排在頭三位的是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至於病毒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個案,最常見的是因進食生的或未徹底煮熟的雙殼貝類而感染諾如病毒,佔中心接獲個案總數的9%。
在去年調查的256宗食源性疾病個案中,最常見的三個成因分別是食物被生的食物污染、食物未經徹底煮熟和生吃的食物受污染。
兩宗大型食物中毒事件
"洪瑞珍"三文治引發的集體食物中毒個案
二零一五年七月至八月間,衞生署接獲34個群組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涉及96人,患者均曾進食從不同渠道購買的"洪瑞珍"三文治。所有患者均已康復,沒有嚴重的併發症。
調查發現,涉事三文治是在台灣製造和預先包裝的,有些經不同入口商進口,有些是由市民自攜入境的。其中10個群組部分患者的糞便樣本和一個群組的患者未吃的三文治被驗出同一種腸炎沙門氏菌。值得注意的是,一名糞便樣本被驗出該菌的患者所吃的三文治購自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的店鋪。根據掌握的資料顯示,污染來自同一個源頭,且很可能發生在三文治包裝前,故三文治應不是在香港受到污染。三文治受到細菌污染後,長期和不當的儲存或為細菌滋長提供了有利環境,令食物中毒個案激增。
中心接報後即時展開跟進行動,包括追查問題食物的來源和分銷情況,呼籲市民不要食用自攜入境或從市面或網上購買的有關產品,並提醒業界停止出售或使用受影響產品。為保障公眾健康,中心於二零一五年八月三日禁止"洪瑞珍"三文治進口及在香港出售。
中心又加強檢查和監察各零售店、取貨點和網上商店,並沒有發現有店鋪出售問題三文治的存貨。此外,中心還加強教育公眾有關三文治等易壞食物的微生物風險。
學校午餐飯盒引發的集體食物中毒個案
二零一五年九月,一所學校發生集體中毒事件,共有120名師生受影響。患者均曾進食由食物製造廠供應的同一款午餐飯盒。調查人員懷疑飯盒受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污染。
中心接報後立即到涉事的食物製造廠和學校視察,發現煮好的食物配料在事發當天較平時提早送到學校,而有關溫度控制的紀錄未如理想。中心已指示有關供應商遵循良好的食物安全守則,尤其是要注意在食用前存放飯盒食物的正確溫度。中心已跟進檢查涉事的食物製造廠房,其後再沒有收到新的個案。
事實上,本港不時發生大型學校午餐飯盒食物中毒個案,而普遍存在於生的肉類和家禽中的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是此類個案的重要成因。由於供應商需要預先製作大量食物供應給大量人群食用,食物安全措施稍有不足,便有可能造成集體食物中毒事故。因此,供應商必須採取有效預防措施,包括把食物徹底煮熟,並存放於安全溫度(即攝氏60度以上或攝氏4度或以下)。
結語
雖然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源性疾病個案數目與早年相比,在過去數年一直維持在相對低的水平,中心仍會一如既往地努力保障食物安全,而業界和市民亦應時刻謹守"食物安全五要點",以預防食源性疾病個案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