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二年三月第一百八十八期) - 文章一

二零二一年食物事故回顧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管理組
李予晴醫生報告

隨着食物貿易全球化,在香港以外發生的食物事故也可能對本港的食物安全構成潛在影響。為了主動監察和應對香港以外地區的食物事故,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設有食物事故監測系統。食安中心亦與其他食物安全當局保持緊密合作,以便發生食物事故時迅速交換資料和採取必要的跟進措施。食安中心加入了國際上的食物安全網絡,例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世界衞生組織共同管理的國際食品安全當局網絡,並會接獲歐洲聯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的通報。食安中心迅速應對食物事故,並制訂風險管理策略,以保障公眾健康。

二零二一年的食物事故

二零二一年,食安中心透過食物事故監測系統共監察到大約2200宗食物事故,當中包括約380宗因未有標示致敏物而引致的食物事故。食安中心研究這些事故對本港市民的潛在影響,並評估相關風險。為了確定有關食品是否在本地有售,食安中心會檢查進口記錄,與海外有關當局溝通和查詢受影響產品出口到香港的記錄,以及聯絡本地業界以追查是否有售。同時,食安中心可能會發出食物事故報表通知市民,並提供建議予可能持有受影響食品的人士。 

當發現有關產品在本港市面有售,食安中心會因應情況指令業界停售、下架和回收受影響產品。食安中心會提醒消費者及業界注意食物事故,並透過新聞公報、業界警報及食物/致敏物警報等公告提供相關的食物安全建議,以忠告消費者及業界不要食用或出售/使用受影響食品。

 二零二一年,食安中心共發出196則食物事故報表、21則新聞公報、23則業界警報及17則食物警報/致敏物警報,涉及化學物危害(例如金屬污染物、毒素、未有標示致敏物)、微生物危害(例如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物理危害(例如異物),以及其他問題(例如保質期標示不當)。半數以上的事故與化學物危害有關(圖1)。

圖1:發出公告的食物事故類型

食物事故風險管理

下列澳洲Coffin Bay出產的生蠔懷疑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例子說明食安中心如何透過食物事故監測系統得以迅速偵察和處理食物事故,以減少對公眾健康的影響。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中,食安中心透過食物事故監測系統得悉澳洲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發出通告,指產自澳洲Coffin Bay的Pacific生蠔因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而需要進行回收。 

根據澳洲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的資料,在二零二一年年底,澳洲全國各地爆發與食用南澳洲Coffin Bay的Pacific生蠔有關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個案。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初,澳洲正在調查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個案共有200多宗。當中,發現涉及進食蠔隻並已完成追溯調查的個案,與Coffin Bay出產的蠔有關連。 

食安中心在得悉事故後,隨即與澳洲當局聯繫以作跟進,並聯絡本地主要進口商及零售商以追查是否有售有關蠔隻。食安中心亦發出了食物事故報表,通知消費者有關事故。 

食安中心其後透過國際食品安全當局網絡接獲澳洲當局通報,Coffin Bay出產的Pacific生蠔須進行回收。根據澳洲當局所提供的資料,五個進口商曾進口有關產品到香港。 

食安中心隨即聯絡有關的進口商,確定他們曾進口和在本港出售受影響產品。鑑於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潛在風險,以及受影響生蠔為即食產品,食安中心指令有關進口商停售、下架和回收受影響產品。此外,食安中心指示業界暫停Coffin Bay出產的即食生蠔進口和在本港出售。食安中心亦發出新聞公報及業界警報,分別通知市民及業界。食安中心還加強抽檢來自不同產地的即食生蠔,結果並無驗出副溶血性弧菌。 

本港並無因是次事故而導致的食物中毒報告。食安中心繼續與澳洲規管當局聯繫,並就事故作出跟進。

結語

食安中心致力透過及早偵察和採取行動,迅速應對食物事故,以保障公眾健康。透過食物事故監測系統,食安中心偵察食物事故,並迅速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從而減輕事故對本港市民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