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三年五月第二百零二期) - 文章二

札幌病毒-致病近似諾如病毒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傳達組
科學主任莊梓傑博士報告

最近一宗涉及生蠔的食物中毒個案中,一名受影響顧客及一名曾處理生蠔的食物處理人員糞便樣本驗出札幌病毒。分類上來說,札幌病毒與諾如病毒屬同科病毒。兩種病毒均可引致急性胃腸炎,所引起的臨床病徵並無分別。在本文中,我們將加深對食物中的札幌病毒以及相關預防方法的認識。

札幌病毒

札幌病毒的命名源於1977年在日本札幌一家孤兒院爆發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急性腹瀉),此前也曾稱為「類札幌病毒」。無論在本港以至世界各地,涉及札幌病毒的腸胃炎個案均沒有諾如病毒引起的個案常見。衞生防護中心在回顧中指出,2017年院舍及學校自願呈報的182宗急性腸胃炎個案中,涉及札幌病毒的個案僅佔2宗(1.1%)。

札幌病毒與諾如病毒相似,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及經由人與人接觸(例如接觸糞便、嘔吐物或受汙染的物質/表面)、或由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傳播。因此,在院舍環境中出現感染個案的情況並非鮮見。雖然目前並無有關札幌病毒的劑量反應研究,但相信與諾如病毒的感染劑量相約,只需小量病毒即可造成感染。

札幌病毒引致的腸胃炎

札幌病毒的病徵通常會自行消退,患者會在兩天內康復;病徵、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視乎個人健康狀況而定。症狀包括腹瀉和嘔吐、胃痙攣/腹痛、發冷、頭痛、肌肉痛或疲倦。潛伏期通常為少於一天至四天。札幌病毒可以在症狀消失後持續從體內經由糞便排放。

不同年齡人士全年均有可能感染札幌病毒引致的腸胃炎,但零星個案主要在寒冷的季節發生。此外,比起較大兒童和成人,較年幼兒童感染札幌病毒的個案似乎較為常見。另一方面,札幌病毒引發的腸胃炎曾在多種高危人士聚集的場合如幼兒中心、幼稚園、護養院及學校發生,大多涉及人傳人。

食物中的札幌病毒

札幌病毒可存在於貝類水產或水中環境,源自排放到環境中的人類糞便。蜆和蠔隻以及河水和廢水中皆曾檢測到基因與臨床分離菌株完全一樣的札幌病毒 ,相信札幌病毒可經由貝類水產傳播,跟諾如病毒的傳播途徑相似。因此,預防諾如病毒的措施對札幌病毒同樣適用。

由於蠔隻以鰓過濾大量海水來進食,因此若生長於受污染水域,便容易受到污染。要減低感染札幌病毒的風險,蠔隻與其他雙貝類海產應徹底煮熟,即烹煮至中心温度達攝氏90度並維持90秒。以下是一些蠔隻烹製方法所需時間的建議:

高風險人士(長者、幼童、孕婦和免疫力較弱的人)應避免進食生蠔 。

食物處理人員也有可能成為污染源頭,因此個人衞生很重要。如廁後及處理食物前應以流動的自來水使用肥皂徹底洗手20秒。此外,有嘔吐或腹瀉徵狀的食物處理人員不應處理食物,直至症狀消失至少兩天後,並應該求醫。

圖2:生蠔受病原體污染的風險高,食物處理人員應採取相應的食物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