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頁 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零七年六月第十一期)- 焦點個案

痲痺性貝類中毒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傳達組
科學主任郭麗儀女士報告

背景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七日,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宣布,從某街市抽取的一個扇貝樣本驗出高水平的痲痺性貝類毒素。中心認為有關毒素水平對健康造成影響的風險偏高,遂建議市民暫時停吃扇貝,並立即加強監察工作,追查問題扇貝的來源。隨後的抽查和化驗工作顯示,再有七個扇貝樣本驗出含痲痺性貝類毒素,全部屬於同一品種(蝦夷扇貝),毒素含量由每100克1 120至2 560微克。另外有四個屬於不同品種的扇貝樣本及五個帶子樣本均取得滿意的化驗結果。其間,衞生防護中心亦接獲與進食扇貝有關的懷疑痲痺性貝類中毒個案。

插圖﹕驗出含高水平痲痺性貝類毒素的扇貝

貝類及其他海產中的痲痺性貝類毒素

痲痺性貝類毒素屬於四氫嘌呤類,約有20多個不同毒性的相關種類,當中以石房蛤毒素的毒性最強。痲痺性貝類毒素由某些品種的微藻類所產生。在有利的環境條件下,微藻類可迅速生長,造成藻類暴發性地大量繁殖(海水因滿布藻類而變色,故俗稱"紅潮")。如有關品種的藻類會產生毒素,以濾食為生的雙貝類(例如扇貝、帶子、青口、蠔、蜆和蛤)吃下這些在受影響海水中的藻類便會受污染。

雙貝類雖然較能抵受痲痺性貝類毒素的毒性影響,但會把毒素積聚在組織內。貝類積聚毒素的速度、毒素留在貝類體內的時間長短及毒素在貝類組織內的分布,主要取決於貝類的品種及當時的環境條件。部分貝類品種可在長達數周至數月後仍然有毒。痲痺性貝類毒素在受污染貝類的內臟含量一般較高。

現時既無已知是安全、快捷及符合經濟原則的方法消除活的受污染貝類海產中的毒素,亦無可靠的快速測試確定貝肉是否含痲痺性貝類毒素。因此,各類藻類毒素監察計劃在世界各地廣泛推行,作為貝類中毒預防措施。這些計劃監察貝類撈捕區或養殖區內有否出現可產生毒素的藻類及貝肉中的毒素。中心在二零零四至零六年間進行的恆常監察計劃,已就1 300多個軟體貝類動物樣本進行痲痺性貝類毒素化驗,其中有5個屬於不滿意樣本。

除了雙貝類之外,痲痺性貝類毒素會透過海洋食物網積聚,並可存在於腹足類動物(例如蛾螺和鮑魚)、甲殼類動物(例如蟹和龍蝦)及魚類(例如鯖魚和河豚)內,但這些海產受污染的報告較雙貝類為少。

痲痺性貝類毒素對健康的影響

可引致中毒的痲痺性貝類毒素水平因人而異,差別甚大,這主要因為每個人的敏感程度有別。根據文獻記載,令人出現痲痺性貝類中毒症狀的毒素分量可低至120微克,此外,亦有指毒素分量超過1 000微克才會令人出現這些輕微中毒症狀。

痲痺性貝類中毒症狀主要與神經系統相關,通常在進食貝類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初期症狀包括刺痛、口部及四肢痲痺、頭痛、暈眩及腸胃不適。在大多數的病例中,症狀會在數日內完全消退。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吞嚥及發音困難、癱瘓、呼吸停頓,甚至死亡。由於現時並無解毒劑可消解痲痺性貝類毒素,因此,向病者提供的臨牀療法均屬支持性質。

本港不時發生零星的痲痺性貝類中毒個案。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在二零零五、零六及零七年(截至零七年六月六日),分別有42宗、3宗及5宗痲痺性貝類中毒個案,受影響人數分別為70人、5人及9人。

減低貝類中毒風險的措施

有毒貝類在外貌、氣味及味道上與沒有受污染貝類並無分別。痲痺性貝類毒素非常耐熱,不能透過一般家居烹調或蒸煮消除。此外,這種毒素可溶於水,可能會溶於烹調的汁液內,令汁液毒性甚高。

市民應在烹煮前先除去貝類的內臟及生殖腺(請參考插圖),每次進食較少分量,並避免食用烹調汁液。如進食貝類後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求醫。

插圖 ﹕扇貝 的內部構造

業界應向可靠的供應商採購貝類,並保存良好的記錄制度,以便在有需要時有助追查來源。

更多資料

讀者可透過下列網頁取得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