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名称真的名实相符吗?
近期在媒体有一些关于食物名称与消费者对食物成分相应的期望的讨论,但食物名称是否真的反映其成分呢?
许多食物的名称虽然看似标示食物的成分或出产地,但事实上彼此并没有关联。以某种配料为名的食物,可能只是徒具其形,其实不含半点该配料;以某个地名为名的食物,也未必来自该地。此外,还有些食物是以其典故命名的。
食物业界应向消费者提供食物成分的资料。消费者购买预先包装食物时,可参阅包装上的配料表﹔光顾食肆时,亦可向店铺职员查询食物的成分。
以下是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例子。
有形无实的食物名称
- 菠萝包 — 不含菠萝,因为包面金黄色、凹凸的脆皮状似菠萝而得名。
- 牛脷酥 — 不含牛脷,以面粉油炸而成,因形状像牛的舌头(牛脷)而得名。
- 热狗 — 因形状酷似腊肠犬而得名。
- 金钱鸡 — 其实是用叉烧和鸡肝叠在一起烧,是旧式广东烧腊店的烧味食品。
- 赛螃蟹 — 一道以鱼肉和蛋白模仿蟹肉的外观和味道的菜式。
- 蚂蚁上树 — 一道用猪肉末和粉丝加辣酱炒成的四川传统菜,沾在粉丝上的猪肉末状似一行行蚂蚁在树上爬。
- 狮子头 — 一道用大猪肉丸及蔬菜焖煮而成的淮扬菜。因肉丸形似狮头,蔬菜形似狮鬣而得名。
以某地为名但与该地无关的食物名称
- 瑞士鸡翼 — 并非源自瑞士,而是香港的本土食物。鸡翼用甜卤水烹调而成。原拟称"甜鸡翼",但以讹传讹下却成了"瑞士鸡翼"。
- 扬州炒饭 — 并非扬州地道菜。这道使用叉烧等多种材料炒成的粤式炒饭相传由一名来自扬州的人首创。
- 星洲炒米 — 在新加坡地道餐厅反而不见其踪影。星洲炒米就是以咖哩粉加上辣椒等配料炒成之米粉,是本港地道食肆非常受欢迎的食品。
- 海南鸡饭 — 并非海南的地道菜,相传改良自东南亚早期海南移民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