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点横额

回到主页

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五年四月第一百零五期)- 焦点个案

二零一四年有关食肆及食物业的食物中毒个案回顾

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事故应变及管理小组
丘瀞慈医生报告

本文就食物环境卫生署辖下的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在二零一四年接获的本港食肆及食物业的食物中毒个案作出回顾。

与本港食肆及食物业相关的食物中毒个案

食物中毒在香港是法定须呈报的疾病。为保障公众健康,中心和卫生署合作调查及监控有关食肆及食物业的食物中毒个案。在二零一四年,中心接获216宗由卫生署转介的怀疑食物中毒个案,共有924人受影响。由卫生署转介的怀疑食物中毒个案数字在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零年间逐年下降,过去数年转趋平稳,保持在每年216至350宗之间(见图)。

食物中毒个案数目

病原体及成因

在二零一四年所有个案中,由细菌引起的仍然占大多数(80%),排在头三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至于病毒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个案,全部都是因进食生的或未彻底煮熟的双壳贝类而感染诺如病毒,占中心接获个案总数的12%。

在去年调查的216宗食物中毒个案中,最常见的三个成因分别是生吃的食物受污染、贮存温度不当和食物未经彻底煮熟。

以下两宗在二零一四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个案说明了保持良好卫生和采取食物安全措施对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性。

与进食受诺如病毒污染的生蠔有关的食物中毒个案

诺如病毒是世界各地病毒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原。在香港,大部分由诺如病毒引致的食物中毒个案都与进食生蠔有关。饮用和进食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均有可能感染诺如病毒。由于诺如病毒较耐热和耐酸,把蠔彻底煮熟才能消灭蠔只体内的病毒。

二零一四年一月,中心接获由卫生署转介的四宗食物中毒个案,事件与进食生蠔有关,涉及三所食肆,有22人受影响。调查发现涉事蠔只全部来自爱尔兰。中心遂向有关方面发出业界警报,并暂停进口产自爱尔兰有关地区的蠔只。在采取以上控制措施后,本港再没有出现相关的个案。

因饭盒贮存温度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个案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能产生孢子的细菌,一般存在于肉类和家禽中。与这种细菌有关的食物中毒个案通常涉及需要预先制作大量食物,并长时间把食物存放在不适当温度下的情况。预防方法包括把食物彻底煮熟,并存放在安全温度下,即摄氏60度以上或摄氏4度或以下。

二零一四年六月,中心接获一宗集体食物中毒个案,共93名学童受影响。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个案中怀疑受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污染的饭盒是由一间食物制造厂供应。调查结果显示,饭盒在由食物制造厂运送至学校的途中贮存温度不当,历时逾七小时可能是这次事件的肇因。中心要求该食物制造厂遵循良好卫生守则,尤其是要注意存放饭盒的正确温度。其后中心再没有收到新的相关个案。

结语

虽然有关食肆及食物业的食物中毒事件数目在过去数年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但我们绝对不会掉以轻心。政府定当一如既往地努力保障食物安全,而业界和市民亦应时刻谨守"食物安全五要点",以预防食物中毒个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