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大致多云
温度27.9°C
相对湿度78%
天气最后更新 18:10

新闻稿

二零零七年第三期食物安全报告

食物安全中心今日(八月九日)发表二零零七年第三期食物安全报告,包括五月及六月的食物样本测试结果。

 食物安全中心助理署长(食物监察及管制)陈汉仪医生在记者会上说,测试的一万零六百多个食物样本中,约四千一百个样本作微生物测试,另外约六千三百个样本进行化学测试,当中不合格样本共三十五个,而整体合格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七。

 微生物测试包括检测致病菌及病毒,化学测试则包括抗氧化物、甜味剂、防腐剂、重金属、染色料、兽药残余及除害剂。

 是次测试样本包括蔬菜、水果及其制品;家禽、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及其制品;奶类、奶类制品及冰冻甜点;谷类及谷类制品。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

 中心完成共约四千一百个蔬菜、水果及其制品样本的微生物及化学测试,当中六个样本测试不合格。

 就除害剂的情况,测试包括四大类逾一百种除害剂(例如「滴滴涕」、「甲胺磷」及「六六六」),发现两个油麦菜样本含微量「甲胺磷」,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二及百万分之七。

 食物添加剂方面,测试包括常用的防腐剂「二氧化硫」、「苯甲酸」及「山梨酸」等,结果一个甜蒜头样本发现「二氧化硫」超标,含量为百万分之一千八百;一个甜荞头样本验出「苯甲酸」超标,含量为百万分之六百九十。

 重金属方面的测试包括「镉」、「砷」及「铅」,结果一个绍菜及一个枸杞菜样本发现含超标「镉」,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零点一六及百万分之零点一七。

 染色料方面,所有样本测试结果均满意。

肉类、家禽及其制品

 肉类、家禽及其制品方面,中心为约一千个样本进行微生物及化学测试,当中有两个样本测试不合格。

 兽药残余方面,一个鲜猪肉样本检出「盐酸克仑特罗」(俗称哮喘药),含量为百万分之零点零一五。

 食物添加剂方面,有关防腐剂的测试结果全部满意;染色料的测试中,一个叉烧样本检出不准使用的「橙黄 II 」。

水产及其制品

 中心完成约六百个水产样本(包括淡水鱼、咸水鱼及贝壳类)的微生物、化学及毒素测试,除了较早前公布的十一个样本(包括咸鱼及扇贝)之外,另外有三个样本测试不合格。

 有关毒素的测试,一个金钱斑样本被检出含二百五十个单位雪卡毒;一个咸鱼样本验出有组胺,含量为百万分之一千;一个扇贝样本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为每一百克含四百七十六微克。

 重金属的测试包括「水银」、「砷」及「镉」,全部检测结果满意。

奶类、奶类制品及冰冻甜点

 中心完成约二千八百个奶类、奶类制品及冰冻甜点样本的微生物及化学测试。就致病菌测试,所有样本结果均满意。

 就卫生情况指标(细菌总含量及大肠菌群含量)的测试,除较早前已公布的四个样本(软雪糕),另外有一个鲜奶样本在零点一毫升内验出大肠菌群,超出法定标准。

谷类及谷类制品

 中心完成约六百个谷类及谷类制品样本的微生物及化学测试,当中有一个急冻面包样本被检出含超标防腐剂「丙酸」,含量为百万分之七千二百。

其他类别

 余下约一千六百个食物样本包括零食、点心、寿司、刺身、调味品及酱油等,除了之前公布的两个样本(糉子)外,有五个样本不合格,包括一个片糖样本及一个杞子样本验出含防腐剂「二氧化硫」(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一百九十及百万分之八千九百)及一个素香菇蚝油样本验出含防腐剂「苯甲酸」(含量为百万分之五百),所有被检出的防腐剂均超逾法定标准。另外,一个炒饭样本检出每克含一点八亿个致病原蜡样芽胞杆菌,及一个凤爪样本被检出沙门氏菌。

总结

 陈医生说:「就今日公布的食物样本化验结果,大部分超标或违规情况并不严重,在一般食用情况下,不会对市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天然毒素方面,麻痹性贝类毒素和雪卡毒可能引致肠胃不适,例如肚痛及腹泻,以及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征状,如口部及四肢麻痹等。」

 「至于含沙门氏菌及蜡样芽胞杆菌的样本,则可引致肠胃不适,例如肚痛及腹泻等。」

 她说,是次有不少违规食物样本涉及过量使用或非法使用食物添加剂。她提醒业界只可在食物加入准许使用的添加剂,亦须符合优良制造规范及有关法例规定。

 她亦提醒业界应向可靠的供应商采购贝类及珊瑚鱼,并保存良好的购买记录,在有需要时便于追查来源。

 陈医生亦提醒市民每次只宜进食小量贝类及珊瑚鱼,和避免进食珊瑚鱼的头、鱼皮、内脏和卵;另外,在烹煮贝类前应先除去内脏及生殖腺,并避免食用烹调汁液。

 陈医生又提醒市民,由于部分除害剂(例如甲胺磷)可溶于水,应彻底清洗蔬菜后才烹煮。

 她说:「就不合格样本,食物安全中心已作出跟进行动,包括追查有关食物来源、要求有关店铺停售及销毁有问题食品、再抽取样本化验,以及向有关贩商发出警告信。如有足够证据,亦会提出检控。」



2007年8月9日(星期四)


最近修订日期:2017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