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通讯

专题特写

食物守护者:食物监测计划的重要角色

维护食物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消费者和食物业应将食物安全五要点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预防食源性疾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食物监管系统提供了详尽的原则和指引。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出,一个有效的食物监管系统对确保食物适合消费者安全食用和食品贸易能公平进行是不可或缺的。此外,食物监测是加强食物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大规模食物监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统涵盖高风险食物的进口协议、法规及标准等上游措施,以及食物监测等下游行动,各环节互相协作。

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倡采取在食物链各个环节进行食物检测的方式,作为有效食物监管系统的重要原则,确保从农场到餐桌的不同阶段进行监察,以期在食品供给消费者前积极找出和减低风险。食物监测措施因应各地独有的挑战、规管环境、对国际标准的遵从程度及发展水平而在实践上差异很大。

香港的食物监测

食物监测涉及对食物供应链持续进行监察和评估,以找出和应对与食物安全相关的风险。此主动的方法有助于在潜在危害造成伤害之前识别它们,确保可迅速实行纠正措施。监测数据对风险评估和管理非常重要,可为决策提供指引,有助制定规管重点的优先顺序。

在本港,食物监测计划每年约对65 000个食物样本进行安全测试,相等于每1 000人抽取9个样本,抽样率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相比属较高。要保障市民健康,必须进行严密监察,在食物监测计划发现任何不良后果时立即采取风险管理行动。

食物安全中心食物监测计划的主要特点

食安中心全年不间断从进口、批发及零售/饮食供应等各个层面抽取食物样本。在边境设立的食品管制办事处能确保由通过不同渠道进口的食物中适时抽取样本。此外,食安中心有系统地从批发市场、零售点、食物制造厂及餐厅抽取样本。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现时部分零售样本是购自网上平台,以反映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的变更。

食物安全中心的食物监测计划系统监察的食物种类和潜在风险广泛,顾及季节性的差异,包含日常食品、专项食品及时令食品监测计划。日常食品监测涵盖主要食物类别如蔬菜、水果、家禽、水产、乳制品及蛋类,确保有关食物符合食物安全标准。专项食品监测针对特定风险,例如在鲜肉中非法添加二氧化硫或在婴儿奶粉中发现坂崎氏克洛诺菌。时令食品监测配合文化节庆或时令饮食习惯,如于端午节期间检验粽子或在中秋节检测月饼,确保这些食物在食用高峰期的食物安全。

按风险为本原则抽取样本及选择测试

选择食物样本和测试项目时,采取的是按风险为本的原则,高风险食物、以往不合格样本、本地或海外的食物事故报告、情报及备受公众关注的事项较为优先。食安中心定期会进行内部检讨,以应对新的法例与标准。测试范围包括化学、微生物及辐射危害,涵盖食物添加剂及污染物,以至病原体及辐射项目,以及抗菌素耐药性细菌(图)。

食物监测计划在实行前会交予经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复核。此外,一个工作小组负责专注应对通过网上平台购买食物所带来的独特挑战,调整监测方法以适应现时的购物趋势。这些监测行动的结果及工作小组的进展定期会向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汇报,有助增加透明度并持续改善食物安全措施。


图:食物安全中心食物监测计划监察来自不同层面的食物,涵盖各类食物安全范畴

食物监测计划如何保障食物安全

食物监测计划是食物安全架构重要的一环,按风险为本原则进行监察,从而确保食物安全及符合标准。食物监测计划不但有系统地收集不同类别的食物样本进行病原体、化学物残余及毒素等污染物的分析,还加强监管对法例规定的遵从和检控不符合规定的人士。执法对配合新的规例尤为重要。此外,食物监测计划支援风险管理和风险传达策略,通过清晰的汇报和发布以确保市民迅速获悉重要食物安全资讯。当样本没有达到安全标准时,便会通过新闻公报、社交媒体及其他平台传达有关讯息。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包括追查来源、产品回收、通报原产地及暂停进口等也会实施。此外,食安中心会定期向市民发布食物安全报告。

总括而言,食安中心通过严谨的监测、确保食物遵循法例规定并迅速采取行动应对不合格测试结果的任何问题,维护食物安全。此既积极又全面的方式对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市民健康至关重要。

食安仔教室

1. 慎防梫木毒素中毒

本港最近发生一宗怀疑梫木毒素中毒个案,患者曾进食友人由尼泊尔寄来的蜂蜜。梫木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可影响神经和肌肉,杜鹃花科植物的花、叶和枝均含有这种毒素。进食含梫木毒素的蜂蜜可能令喉咙有烧灼感及带有苦味。相关中毒征状包括噁心、呕吐、肚泻、头晕和乏力,一般会在进食受梫木毒素污染的蜂蜜约30分钟后出现。严重个案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律下跌或休克。

要预防梫木毒素中毒,市民应向可靠的来源购买蜂蜜。如蜂蜜带有苦味或涩味,便应弃掉。此外,市民应特别注意购自过去曾发生蜂蜜引致的梫木毒素中毒个案的地区(如土耳其黑海地区和尼泊尔),或从这些地区进口的蜂蜜。

2. 点拣安全又不失营养价值嘅罐头?



都市人生活繁忙,屋企贮定啲罐头镇下宅一啲都唔奇。之但系食咗咁耐,你又知唔知买罐头时要注意啲咩?

罐头嘅特点系保质期长,一般可以摆一至五年。商业生产嘅罐头会喺高压环境下将食物加热至高温(例如摄氏121度),以消灭致病菌同肉毒杆菌嘅孢子,而且加热嘅时间亦要充分,通常需要最少两至三分钟,令有害嘅病原体嘅孢子数目减少99.9999%以上,使产品达到「商业无菌」嘅状态。罐头食品亦因为咁,可以好方便放喺常温下贮存,唔需要冷藏。

食安小队 喺度同大家分享选购罐头3式,精明选择安全又不失营养价值嘅罐头:



假如你想了解更多有关「罐头食品」的知识,请浏览以下网页或扫描旁边的二维码。 
https://www.cfs.gov.hk/s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186_02.html

出街食饭

精明选择粥品,避免钠摄取量过高

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于上月公布中式粥品的钠含量研究调查结果。尽管没有样本达“高钠”水平(即每100克含多于600毫克钠),但由于粥的分量通常颇大,食用某几款粥品(例如一碗猪膶粥)的钠摄取量可能已达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建议的每日摄取量上限。在本文中,我们会探讨如何减少钠摄取量,并以较健康的方式食用这种受欢迎的传统中式食物。

世卫有关减少摄取钠的指引

钠摄取量过高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等非传染病的风险因素。世卫建议,成年人每日的盐摄取量应少于5克(即约2,000毫克钠)。根据卫生署进行的《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本港15至84岁人士每日的盐摄取量为8.5克(即约3,400毫克钠),超出世卫成年人每日盐摄取量的建议水平。因此,减少膳食中钠的摄取量对本港市民很重要。

有关中式粥品的钠含量的风险评估研究

研究内容
食安中心从本地中式食肆、快餐店和粥品店收集了174个样本,当中包括12款有配料的中式粥品,以及可供选择的白粥底和有味粥底,并分析各样本中的钠含量。研究结果载于表。所有有配料粥品样本的钠含量介乎每100克含33毫克至460毫克之间,平均钠含量为每100克含270毫克。研究发现同款的粥品样本其钠含量存在甚大差异。有关结果显示业界有减低这些粥品的钠含量的空间。白粥底的钠含量远低于有味粥底,显示选用白粥而非有味粥作为制作有配料粥品的粥底,能大幅减少进食粥品所摄取的钠。

钠含量最高的粥款
猪膶粥、鸡粥、及第粥和皮蛋瘦肉粥的平均钠含量最高,原因很可能是肝脏及其他内脏本身钠含量较高,而且在醃制鸡肉、猪肉和其他肉类配料时,通常会使用较多调味料。

钠含量最低的粥款
南瓜粥、鱼片粥/鱼腩粥和粟米粥的平均钠含量最低,因为蔬菜配料和鱼肉一般不会在烹煮前调味/醃制,而用于煮粥的鱼柳通常只会加入薑和香料。


Sodium content and sodium intake per bowl of congee (contribution to WHO’s recommended daily sodium intake upper limit)表: 每碗粥的钠含量和摄取量(占世卫建议每日钠摄取量上限的百分比)

如何以较健康的方式减少食用粥品时的钠摄取量

享用粥品时可以较健康的方式避免摄取过量钠:选用钠含量较低的配料如鱼肉和蔬菜;减少选用钠含量高的内脏和肉类;如粥品分量大,亦可与他人分享;要求白粥底而非有味粥底,可大幅减少进食粥品所摄取的钠。业界应尽量减少使用盐和调味料配制粥底及配料,向消费者提供分量较少的粥品选择,并在标准的有味粥底外提供只加入少许或不加盐的白粥作为粥底,供消费者选择。此外,在家配制粥品时减少用盐或调味料,也是控制及减低钠摄取量的好方法。


图:作出健康选择以减少进食粥品所摄取的钠:选用钠含量较低的配料如鱼肉和蔬菜、选用只加入少许或不加调味料的白粥作为粥底及进食分量较少的粥品

给消费者的建议

营养大对决 +今日食营啲

营养大对决

认识超加工食品与相关的健康饮食方法

超加工食品是备受营养学家及医护人员热议的话题。本文将简述此名词的由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如何在出版物中应用此名词,以及市民应如何因应有关资讯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此名词因何出现,又如何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刊物中引用

「超加工食品」一词最早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研究人员在2009年撰写的一份学术研究报告。他们推出NOVA分类,即一种根据食品加工程度将食品分类的分类方法,旨在对食品加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加深认识,因为营养素被认为不足以反映食品加工对健康的影响。现时,粮农组织的刊物把食品分为四类。

某些卫生机构及组织有什么观点?

粮农组织的刊物检视了有关超加工食品的研究,指出其营养品质与非传染病存在关联,其中包括高含量的游离或添加糖、饱和及反式脂肪、钠和能量密度,以及低蛋白质、纤维和钾含量。一些国际组织,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泛美卫生组织及期刊《刺针》等,都强调超加工食品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有的组织甚至视之为肥胖的成因之一。有关组织建议从膳食中减少或剔除这些食品,转而选择进食未加工、营养丰富的食品。

此外,2024年2月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近进行的大型研究发现,进食较大量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焦虑及死亡)的风险。然而,研究人员承认是次研究有其局限,诸如针对不健康饮食习惯等干扰影响的调整尚未被考虑。再者,需进行更多研究,才能有助了解超加工食品如何影响健康。


图:超加工食品的常见示例,如碳酸饮品、薯片、曲奇、即食面及冷藏薄饼

市民应如何看待这种食品分类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根据健康饮食金字塔的建议,适量及多元化进食各类食物,而不是完全避免进食超加工食品。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较为重要的是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而非单单考虑食品加工程度。事实上,现时卫生署推广的健康饮食原则之一,就是减少进食高油、盐、糖,以及经醃制和加工的食品。以下是一些简单又健康的饮食建议,展示如何实践这项原则:

  1. 饮用清水、加入一片新鲜水果(如柠檬、橙)浸泡的水或清茶来代替碳酸饮品。
  2. 以不加盐及不经油炸的果仁和种子及水果(如新鲜苹果切片、不添加糖的杏脯干)为小食,而非薯片和曲奇。
  3. 在家配制健康膳食。例如,加入新鲜或冷藏蔬菜及鲜肉或鱼块一起烹煮非油炸汤面,而不是午餐肉或香肠即食面。

尽管由于分类含糊而难以根据NOVA对食品进行分类,阅读营养标籤仍可达到限制摄入此食品类别中高脂肪、高盐及高糖食品的效果。因此,宜养成善用营养标籤来选择合适的预先包装食物的习惯,例如选择糖和盐含量较低的食物。需要个人化健康建议的人士,请谘询营养师及医护人员。

今晚食营啲

啤梨牛柳粒


一道出色嘅牛肉料理,梗系要突显到肉质本身嘅鲜味,而调味料同配料就最好以简单为主今次呢个牛柳粒食谱就只需要用到种食材,当中嘅啤梨除咗有丰富嘅膳食纤维,天然嘅甜味仲可以用作调味,咁就可以落少啲糖啦!即刻睇下呢个「有营食谱」啦:

https://restaurant.eatsmart.gov.hk/b5/content.aspx?content_id=1259

1. 食安中心举办有关处理即食食物网上研讨会




食物安全中心(中心)致力确保食物安全。为提升食物制造厂制作即食食物员工的食物安全知识,中心在9月5日举办了一场网上研讨会,提醒食物从业员应执行《良好卫生规范》,并时常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假如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即食食物」的知识,请扫描旁边的二维码。

2. 食环署致力提升旅行团膳食服务的食物安全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展开特别行动,参考旅游业监管局提供的名单,巡查全港多区为旅行团提供服务的食物业处所,以提升膳食服务商的食物安全和卫生意识。

自九月十二日起,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联同环境卫生部进行相关巡查,以确保处所负责人在处理和制作食物时遵守相关牌照条件及符合法例订明的卫生标准。行动期间,食环署人员亦向处所负责人和员工提供食物安全和卫生教育,并抽取食物样本化验。

此外,食安中心在九月十三日联同旅游业监管局举办了网上健康讲座,为旅行团膳食服务供应商提供制作食物的安全建议,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和环境卫生,并鼓励他们遵从良好卫生规范及根据「食物安全重点控制」系统制定食物安全计划。

食环署会继续监察有关情况,并与相关持分者保持紧密联系,以保障公众健康及确保食物安全标准得以秉持。

假如你想了解更多有关「食物安全焦点」,请扫描旁边的二维码。

3. 第八十六次业界谘询论坛

食安中心在9月20日举办了第八十六次业界谘询论坛,议题包括食物回收计划的食物安全指南、预先包装食物的食物标籤与营养标籤、使用港珠澳大桥进口鲜活食物、香港制造食品进入内地市场的便利通关安排及推荐食品生产商注册申请(适用于出口往内地的指定18类食品)收费调整等与业界交流意见。有关活动的详情,请浏览网址:

https://www.cfs.gov.hk/sc_chi/committee/Notes_and_Presentation_Materials_TCF86_20240920.html

问问食安仔

生蠔之食物安全隐患

市面上嘅生蠔大致可分为全壳或半壳,同埋预先去壳嘅生蠔,例如桶蠔及盒装生蠔。由于蠔以过滤海水嘅方式进食,如果蠔生长嘅水域带有病原体(例如诺如病毒等),蠔随时因此受病原体污染!

值得留意嘅系:预先去壳嘅生蠔,微生物风险比带壳嘅生蠔更高,原因系生蠔喺生产过程中,蠔肉可能暴露喺多重人手或机械操作,容易造成交叉污染。仲有,生蠔喺脱壳后就会死,蠔肉亦因而较易腐坏。一旦喺运送或贮存蠔肉期间无妥善控制温度,蠔肉可以喺短时间内急速变坏,大量病菌繁殖,增加令人食物中毒嘅机会!

生食嘅蠔无经过烹煮,无法消灭致病菌同病毒,自然有一定嘅微生物风险。孕妇、幼童、长者、免疫力弱人士等高危人士,千祈要避免进食生或未彻底煮熟嘅蠔啊!

要有效消灭可能存在于蠔嘅病原体,最有效方法系将佢彻底煮熟(加热到中心温度达摄氏90度并维持90秒)。如果真系要食生蠔,一定要光顾可靠嘅持牌店铺或食肆,售卖生吃海鲜(例如蠔)须获得食环署署长嘅书面许可/批准。

食安小测试

  1. 梫木毒素是来自以下那一种食物?
    1. 生蠔
    2. 蜂蜜
    3. 芋头
    4. 鱼生
  2. 预先去壳的生蠔(例如桶蠔及盒装生蠔)相比带壳生蠔,其微生物风险是:?
    1. 较低
    2. 相同
    3. 较高
    4. 无从比较
  3. 粥品中钠含量最高的是哪一款?
    1. 南瓜粥
    2. 鱼片粥/鱼腩粥
    3. 猪膶粥
    4. 粟米粥

食安仔忙什么?

进食野芋引致的食物中毒

2024年1月,一名50岁女子在进食其从山边采摘的野生芋头后,出现喉咙痛和声音嘶哑等病征。该名病人因怀疑草酸钙针晶体中毒入院接受治疗,情况稳定。

许多植物都含有草酸盐。部分草酸盐是水溶性的,例如草酸钠及草酸钾;也有些草酸盐(如草酸钙及草酸镁)可形成不能溶解的晶体。针晶体(针状晶体)特别值得关注,因为烹煮不能清除这些针晶体,经咀嚼后可从植物细胞射向四周,能对口腔造成刺激和损伤。

在本港,与草酸钙针晶体有关的中毒事故大多涉及进食野芋或怀疑与野芋叶混在一起或以野芋叶包裹的农产品。要避免草酸钙中毒,切勿采食野生植物,也不要在运送及加工处理期间以野芋叶复盖或包裹农产品。

有关此刊物

本刊物的网上版本已上载至食安中心网页(www.cfs.gov.hk),欢迎浏览网页或扫描旁边的二维码。如有查询,请致电 2381 6096 与食安中心传达资源小组联络。

参观传达资源小组展览室

食安中心的传达资源小组展览室位于港铁南昌站C出口附近,设有展览厅、公众及业界的资料廊,配有视听设备,以供市民和业界直接了解香港的食品安全资讯,免费入场,欢迎参观。

(有关最新的到访安排,可浏览网页www.cfs.gov.hk。)

地 址:九龙深水埗钦州街西87号食物环境卫生署南昌办事处暨车房4楼401室
查询电话: 2381 6096
电邮地址: rc@fehd.gov.hk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五:上午8时45分至下午1时;下午2时至5时30分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