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点横额

回到主页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二四年五月第二百一十四期)- 文章一

食物守护者:食物监测计划的重要角色

食物安全中心风险管理组
孟震宇高级医生及
科学主任翁智仁先生报告

维护食物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消费者和食物业应将食物安全五要点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预防食源性疾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食物监管系统提供了详尽的原则和指引。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出,一个有效的食物监管系统对确保食物适合消费者安全食用和食品贸易能公平进行是不可或缺的。此外,食物监测是加强食物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大规模食物监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统涵盖高风险食物的进口协议、法规及标准等上游措施,以及食物监测等下游行动,各环节互相协作。

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倡采取在食物链各个环节进行食物检测的方式,作为有效食物监管系统的重要原则,确保从农场到餐桌的不同阶段进行监察,以期在食品供给消费者前积极找出和减低风险。食物监测措施因应各地独有的挑战、规管环境、对国际标准的遵从程度及发展水平而在实践上差异很大。

香港的食物监测

食物监测涉及对食物供应链持续进行监察和评估,以找出和应对与食物安全相关的风险。此主动的方法有助于在潜在危害造成伤害之前识别它们,确保可迅速实行纠正措施。监测数据对风险评估和管理非常重要,可为决策提供指引,有助制定规管重点的优先顺序。 

在本港,食物监测计划每年约对65 000个食物样本进行安全测试,相等于每1 000人抽取9个样本,抽样率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相比属较高。要保障市民健康,必须进行严密监察,在食物监测计划发现任何不良后果时立即采取风险管理行动。

食物安全中心食物监测计划的主要特点

食安中心全年不间断从进口、批发及零售/饮食供应等各个层面抽取食物样本。在边境设立的食品管制办事处能确保由通过不同渠道进口的食物中适时抽取样本。此外,食安中心有系统地从批发市场、零售点、食物制造厂及餐厅抽取样本。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现时部分零售样本是购自网上平台,以反映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的变更。 

食物安全中心的食物监测计划系统监察的食物种类和潜在风险广泛,顾及季节性的差异,包含日常食品、专项食品及时令食品监测计划。日常食品监测涵盖主要食物类别如蔬菜、水果、家禽、水产、乳制品及蛋类,确保有关食物符合食物安全标准。专项食品监测针对特定风险,例如在鲜肉中非法添加二氧化硫或在婴儿奶粉中发现坂崎氏克洛诺菌。时令食品监测配合文化节庆或时令饮食习惯,如于端午节期间检验粽子或在中秋节检测月饼,确保这些食物在食用高峰期的食物安全。

按风险为本原则抽取样本及选择测试

选择食物样本和测试项目时,采取的是按风险为本的原则,高风险食物、以往不合格样本、本地或海外的食物事故报告、情报及备受公众关注的事项较为优先。食安中心定期会进行内部检讨,以应对新的法例与标准。测试范围包括化学、微生物及辐射危害,涵盖食物添加剂及污染物,以至病原体及辐射项目,以及抗菌素耐药性细菌(图)。 

食物监测计划在实行前会交予经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复核。此外,一个工作小组负责专注应对通过网上平台购买食物所带来的独特挑战,调整监测方法以适应现时的购物趋势。这些监测行动的结果及工作小组的进展定期会向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汇报,有助增加透明度并持续改善食物安全措施。


:食物安全中心食物监测计划监察来自不同层面的食物,涵盖各类食物安全范畴

食物监测计划如何保障食物安全

食物监测计划是食物安全架构重要的一环,按风险为本原则进行监察,从而确保食物安全及符合标准。食物监测计划不但有系统地收集不同类别的食物样本进行病原体、化学物残余及毒素等污染物的分析,还加强监管对法例规定的遵从和检控不符合规定的人士。执法对配合新的规例尤为重要。此外,食物监测计划支援风险管理和风险传达策略,通过清晰的汇报和发布以确保市民迅速获悉重要食物安全资讯。当样本没有达到安全标准时,便会通过新闻公报、社交媒体及其他平台传达有关讯息。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包括追查来源、产品回收、通报原产地及暂停进口等也会实施。此外,食安中心会定期向市民发布食物安全报告。 

总括而言,食安中心通过严谨的监测、确保食物遵循法例规定并迅速采取行动应对不合格测试结果的任何问题,维护食物安全。此既积极又全面的方式对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市民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