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研究
第十五号报告书

化学物危害评估


饮品中人造糖的
风险评估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食物环境卫生署
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本报告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辖下食物及公共卫生部发表。未经本署书面许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将本报告书所载全部或部分研究资料翻印、审订或摘录这些资料。若采用本报告书其他部分,须作出确认声明

通信处:
香港金钟道66 号
金钟道政府合署43 楼
食物环境卫生署
风险评估组
电子邮箱: enquiries@fehd.gov.hk

 

目录:

摘要

目标

前言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消费量数据

抽样方法

化验分析

从饮品摄取人造糖的情况

结果

饮用数据

饮品中人造糖的含量

从饮品摄取人造糖的情况

讨论

结论及建议

给业界的建议

给消费者的建议

参考资料

附件I 人造糖的资料摘要

附件II 饮品中人造糖含量的分布情况

摘要


这项研究估计本港中学生从饮品中摄取人造糖的情况,以及评估他们的健康因而受到的影响。这次研究选取了五种人造糖,包括醋磺内酯钾、天冬酰胺、环己基氨基磺酸、糖精及三氯半乳蔗糖。

人造糖是指甜味大大高于常见碳水化合物甜味剂( 如蔗糖) 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甜度,较蔗糖的甜度高30 至数千倍不等。在日常饮食中,人体从人造糖摄取的卡路里微乎其微,甚或根本没有。人造糖也不会影响人体内的胰岛素或葡萄糖水平。因此,人造糖可用来帮助控制体重,也可让糖尿病患者品尝甜味食品。

估计本港中学生从饮品摄取到这项研究所选取的人造糖分量时,食物环境卫生署采用了本港中学生的饮品饮用量数据,以及从本地市场抽取的饮品样本的人造糖含量。

结果显示,一般和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从饮品摄取到研究选取的各种人造糖的分量,均没有超出有关人造糖的每日可摄取量。一般中学生摄取的人造糖分量相对其每日可摄取量的比率,分别由糖精的0.8% 至醋磺内酯钾的6.5% 。至于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他们摄取的人造糖分量相对其每日可摄取量的比率,分别由糖精的2.6% 至醋磺内酯钾的23.4% 。

基于上述结果,这次研究的结论是, 不论摄取量属一般还是偏高的中学生,他们从饮品中摄取到的人造糖( 包括醋磺内酯钾、天冬酰胺、环己基氨基磺酸、糖精及三氯半乳蔗糖) ,都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目录

饮品中人造糖的
风险评估


目标

这项研究旨在(i) 估计本港中学生从饮食中摄取人造糖的情况,以及(ii) 评估他们摄取人造糖后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

目录

前言

2. 近年来,食物业使用人造糖的比率急剧增加。过去人造糖主要是用于专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产品,但近年消费者减少吃糖,人造糖便取而代之,成为许多食品( 尤其是汽水和其他饮品) 的甜味剂。食物环境卫生署( 下称" 食环署" ) 因而进行这项研究,估计本港中学生从饮食中摄取人造糖的情况,并评估他们摄取人造糖后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

3. 人造糖一般是指以同样重量而言,甜味大大高于常见碳水化合物甜味剂( 如蔗糖) 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甜度,较蔗糖的甜度高30 至数千倍不等。1 因此,在食物中所须加入的人造糖分量便相对少得多。2

4. 在日常饮食中,人体从人造糖摄取的卡路里微乎其微,甚或根本没有,因此,人造糖又称为" 非营养性甜味剂" 。举例来说,糖精不含热量,天冬酰胺则每克只含4 千卡的热量。13

5. 多年来,人造糖渐趋普遍和广泛使用。目前有不少食物和饮品,包括汽水、糖果、口香糖、甜品如布甸、啫喱和雪糕等,都是以人造糖调制。此外,一些人造糖也可用作餐桌甜味剂,供消费者直接加入咖啡、茶、水果或早餐谷麦片内。4

6. 使用人造糖可用较低成本,而提供与糖相若的甜度,又可让消费者享受甜味的同时,只摄取少量热量,甚或没有热量。5 因此,人造糖可用来帮助控制体重。由于人造糖不会影响人体内胰岛素或葡萄糖水平,也可让那些须限制摄取碳水化合物的人士( 如糖尿病患者) 品尝甜味食物和饮品。34

7. 人造糖与其他所有食物添加剂一样,必须经过安全评估,才可获准在食物使用。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下称" 专家委员会" ) 根据从动物及∕或人类研究所得的毒性资料,评估人造糖的安全性。专家委员会按照安全评估的结果,订定人造糖的每日可摄取量。

8. 每日可摄取量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每日可摄取的食物添加剂分量而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可观测到的影响。每日可摄取量是按人体体重计算。6 一般使用动物测试来厘定不会造成中毒症状的最高食物添加剂摄取量( 即" 不起作用的最大分量" ) ,通常利用反应最敏感的动物进行测试,然后再加入安全系数( 通常为100) ,从而订定每日可摄取量。7

9. 现时有多种人造糖可供食物业界采用,其中较常用的有天冬酰胺、醋磺内酯钾及糖精。附件I 载列几种人造糖的一般资料。

目录

研究范围

10. 由于饮品被视为是从饮食中摄取人造糖的主要来源,因此,这项研究集中研究中学生从饮品中摄取人造糖的情况。在这项研究中," 饮品" 一词泛指预先包装、不含酒精并可即时饮用的饮品,包括碳酸饮品、有味瓶装水、运动型饮品、草本类饮品、奶类饮品、豆类饮品、果汁饮品、茶及咖啡。

11. 选择中学生作为是次研究的对象,是因为他们食用含人造糖食物( 如汽水、糖果及口香糖) 的分量较一般人为高。

12. 根据香港法例《食物搀杂( 人造糖) 规例》,本港食物可使用六类人造糖,即(i) 醋磺内酯钾;(ii) 天冬酰胺;(iii) 环己基氨基磺酸及其钠盐和钙盐;(iv) 糖精及其钠盐和钙盐;(v) 三氯半乳蔗糖,以及(vi) 索马甜。

13. 这项研究所指的" 人造糖" 包括人工化合物及含天然甜味的物质,与现行法例所订明者相同。《食物搀杂( 人造糖) 规例》订明,人造糖是指" 任何带甜味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或多羟醇" 。

14. 在上述六类人造糖中,只有索马甜没有纳入是次研究范围内,因为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估8,索马甜是一种可被迅速分解为食物成分的蛋白质。食用索马甜后,只会稍微增加正常蛋白质的摄取量。专家委员会把索马甜的每日可摄取量列为" 不详列" 类别,意即其毒性甚低。根据现有数据显示,把索马甜加入食物内使其达到所需甜度的分量,加上其天然存在于食物的分量,最终摄取的总分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录

研究方法

消费量数据

15. 有关中学生饮用饮品的数据,是取自食环署在二零零零年向本港中学生进行的食物消费量调查。调查以分层三段抽样法进行,抽样范围差不多遍及全港所有中学— 包括472 间中学超过38 万名学生。参与调查的967 名学生来自27 间中学,以学校而言,回应率为77% ;以学生而言,回应率则为96% 。参与调查的学生,平均体重为52.0 公斤。9

16. 这项研究使用的数据,包括在食物消费量调查中所有" 减肥" 和" 非减肥" 饮品,已知不含人造糖的两种饮品( 即饮用水及( 非减肥) 汽水) 除外。不过,除了" 减肥汽水" 外,食物消费量调查并没有提供使用人造糖添加甜味的饮品比例。为减低误差的机会,食环署假设所有饮品均含有人造糖,并将饮品分为三类:(i) 碳酸饮品、(ii) 有味瓶装水及(iii) 这项研究所包括的其他饮品。

抽样方法

17. 食环署先在本港各大超级市场进行市场调查,拟备一份本港有售含人造糖的饮品清单,方法是按上文第10 段所述定义,找出所有饮品,然后根据标籤上的资料,查看这些饮品是否含有人造糖。结果发现62 款饮品含有人造糖,这些饮品全部须再作分析。

18. 根据上文第16 段所载的分类法,样本分为三类。茶、咖啡、豆类饮品、果汁饮品、奶类饮品、运动型饮品及草本类饮品的样本,都归入" 其他饮品" 类。

化验分析

19. 样本的分析工作由食环署食物研究化验所负责。每个样本都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以测定每个样本内这项研究所选取的人造糖含量。

20. 这项研究样本中每种人造糖的检测量为每升4 毫克。人造糖属食物添加剂,除刻意加入食物外,不会在食物中存在。要达到甜味的效果,其分量必须超出检测量( 即每升4 毫克) 。因此,人造糖分量少于检测量的样本会当作零,以方便计算。

从饮品摄取人造糖的情况

21. 根据饮用数据和样本的人造糖含量,按照下列算式估计从饮品摄取的人造糖分量。10

22. 估计的摄取量继而与专家委员会订定的各种人造糖每日可摄取量( 表1) 比较。

item 1 item 2 item 3 item 4 item 5

目录

结果

饮用数据

23. 表2 列载中学生饮用三类饮品的平均饮用量。

饮品中人造糖的含量

24. 食环署化验了62 款饮品。表3 列载每类饮品的样本数目。62 个样本全部含有一种或多种人造糖。表4 及表5 分别列载含有这项研究选取的人造糖的样本数目及其在样本中最低及最高含量;表6 则列述每类饮品的平均人造糖含量。样本的人造糖含量分布情况载于 附件II



 

从饮品摄取人造糖的情况

一般中学生

25. 把表2 的饮用量资料与表6 的饮品中人造糖的平均含量的资料结合起来,便可计算出一般中学生摄取这项研究所选取的人造糖分量,然后再与其每日可摄取量比较,结果请参阅表7 。

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

26. 食环署又为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进行分析,评估他们可能面对的风险。在这项研究中,人造糖摄取量百份位第95 位定为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的摄取量水平。表8 列载有关结果。

目录

讨论

从饮品摄取人造糖的情况

27. 一般中学生每日从饮品摄取到这项研究所选取的人造糖分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是0.98 毫克醋磺内酯钾、0.57 毫克天冬酰胺、0.64 毫克环己基氨基磺酸、0.04 毫克糖精和0.22 毫克三氯半乳蔗糖。上述摄取量占这些人造糖的每日可摄取量的6.5%( 醋磺内酯钾) 、1.4%( 天冬酰胺) 、5.8%( 环己基氨基磺酸) 、0.8%( 糖精) 及1.5%( 三氯半乳蔗糖) 。一般中学生摄取上述五种人造糖的分量,远比专家委员会订定的每日可摄取量为低。

28. 至于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每日摄取到这项研究所选取的人造糖分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是3.51 毫克醋磺内酯钾( 每日可摄取量的23.4%) 、1.85 毫克天冬酰胺( 每日可摄取量的4.6%) 、1.82 毫克环己基氨基磺酸( 每日可摄取量的16.5%) 、0.13 毫克糖精( 每日可摄取量的2.6%) ,以及0.67 毫克三氯半乳蔗糖( 每日可摄取量的4.5%) 。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摄取到上述五种人造糖的分量,也是低于其每日可摄取量。

29. 因此,这次研究的结论是,不论摄取量属一般还是偏高的中学生,他们从饮品中摄取到的醋磺内酯钾、天冬酰胺、环己基氨基磺酸、糖精及三氯半乳蔗糖,都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饮品的人造糖含量

30. 由于饮品一直被视为是从饮食中摄取人造糖的主要来源,因此,这项评估中学生摄取人造糖分量的研究选取饮品作为研究对象。1617 此外,一些市场调查报告指出,汽水制造业在世界各地都是人造糖的最大用家。18

31. 食环署在这项研究中分析了62 个饮品样本,发现其中44 个含醋磺内酯钾(71%) 、37 个含天冬酰胺(60%) 、17 个含三氯半乳蔗糖(27%) 、8 个含糖精(13%) 。饮品一般较少使用环己基氨基磺酸,只有4 个样本(6%) 含有这种人造糖。

32. 结果亦显示,在62 个样本中,43 个(70%) 含有多于一种人造糖。食品和饮品制造商越益喜欢使用混合人造糖,利用多种人造糖的优点,调校出更好的味道和口感,效果较使用单一种人造糖为佳。19

33. 从食物安全的角度来说,上述做法可减低食物内各种人造糖的含量,从而减低食用者摄取单一种人造糖的分量。19

除饮品外,从其他食物摄取人造糖的情况

34. 虽然饮品被视为是人们从饮食中摄取人造糖的主要来源,但从其他食物亦可摄取人造糖,例如餐桌用甜味剂、糖果和口香糖。意大利就青少年从不同食物( 包括饮品、口香糖、糖果、餐桌用甜味剂、果酱和酸乳酪) 摄取四种人造糖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饮品是从食物中摄取环己基氨基磺酸盐和醋磺内酯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85% 和75% ;至于天冬酰胺和糖精,则分别占25% 和4% 。16

35. 我们把意大利的数据应用于这项研究结果,粗略估计中学生从其他食物( 饮品除外) 中摄取多少人造糖。把估计数字与研究结果结合起来,得知中学生从饮品及其他食物中摄取四种人造糖相对其每日可摄取量的比率:一般中学生摄取量由天冬酰胺的6% 至糖精的20% ;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摄取量由天冬酰胺和环己基氨基磺酸的19% 至糖精的65% 。一般中学生和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其估计摄取量均低于其每日可摄取量。

研究的局限

36. 这项研究使用的饮用含人造糖饮品数据,是取自食物消费量调查。调查中只有一个项目( " 减肥" 汽水) 标明含人造糖。研究假设除了不含人造糖的饮用水和" 普通" 汽水外,中学生饮用的其他饮品,都是用人造糖增加甜味。这是保守的假设方法,并会高估人造糖的实际摄取量。

37. 由于缺乏每名中学生饮用每种含人造糖饮品的饮用量数据,因而无法估计有饮用某一牌子饮品习惯的中学生从饮用饮品摄取多少人造糖。

38. 这项研究只涉及饮品,但中学生亦会从其他食物中摄取人造糖。不过,从上文第35 段所载他们从饮品及其他食物摄取人造糖的情况,其估计摄取量仍低于每日可摄取量。

目录

 

结论及建议

39. 一般中学生每日从饮品摄取到研究选取的各种人造糖的分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估计分别为0.98 毫克醋磺内酯钾、0.57 毫克天冬酰胺、0.64 毫克环己基氨基磺酸、0.04 毫克糖精和0.22 毫克三氯半乳蔗糖。这些分量全部没有超出专家委员会就这些人造糖订定的每日可摄取量:其分量相对每日可摄取量的比率由糖精的0.8% 至醋磺内酯钾的6.5% 。

40. 至于摄取量偏高的中学生,他们从饮品摄取到上述人造糖的分量,也是较每日可摄取量为低:其分量相对每日可摄取量的比率由糖精的2.6% 至醋磺内酯钾的23.4% 。

41. 这次研究的结论是,不论摄取量属一般还是偏高的中学生,他们从饮品中摄取到的这五种人造糖( 醋磺内酯钾、天冬酰胺、环己基氨基磺酸、糖精及三氯半乳蔗糖) ,都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42. 以下是食环署就人造糖的使用向业界及消费者提出的建议:

给业界的建议

(a) 食物制造商应遵照《优良制造规范》的原则,只使用《食物搀杂( 人造糖) 规例》( 第132 章附属法例U) 订明的准许人造糖;

(b) 考虑在产品使用一种以上人造糖,以减少消费者摄取到每种人造糖的分量;以及

(c) 按照《食物及药物( 成分组合及标籤) 规例》的规定,在食物的包装加上正确标籤,标明人造糖本身所用的名称或所属的类别。

给消费者的建议

(a) 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从少数种类食品摄取过量的人造糖;以及

(b) 基于个人及健康问题,应征询医护人员对食用含有人造糖食品的意见。

目录

参考资料

  1. Macrae R, Robinson RK, Sadler MJ, editors. Encyclopedia of Food Science, Food Technology and Nutrition. Vol. 7.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3. p. 4476-9.
  2. Taylor RB. Ingredients. In: Ashurst PR, editor. 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Soft Drinks and Fruit Juices. Englan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8. p.16-54.
  3.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 Foundation. Low-Calorie Sweeteners and Health. IFIC Review 2000 Oct; 1-12.
  4.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 Foundation. More Choices for the Sweet Life. Food Insight Newsletter 2002 Sep-Oct; 2-3.
  5. Tompsett A. Product formulation. In: Ashurst PR, editor. 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Soft Drinks and Fruit Juices. Englan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8. p.55-83.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Principles for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in Food. 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 70. Geneva: WHO; 1987.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ehc/ehc/ehc70.htm
  7. Nabors LO. Alternative Sweeteners: An Overview. In: Nabors LO, editor. Alternative Sweeteners. 3 rd ed.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2001. p. 1-12.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haumatin. Food Additive Series 20: 605. Geneva: WHO; 1985.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20je15.htm
  9.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消费量调查2000 》2001 年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port of a FAO/WHO Consultation – Food Consumption and Exposure Assessment of Chemicals. Geneva: WHO; 1997. p.10.
  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cesulfame Potassium. Food Additive Series 28: 720. Geneva: WHO; 1990.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28je13.htm
  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partame. Food Additive Series 16: 497. Geneva: WHO; 1981.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16je03.htm
  1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yclamates, calcium, sodium and cyclohexylamine. Food Additive Series 17: 528. Geneva: WHO; 1982.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17je08.htm
  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ccharin and its salts. Food Additive Series 32: 791. Geneva: WHO; 1993.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32je09.htm
  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richlorogalactosucrose. Food Additive Series 28: 721. Geneva: WHO; 1993.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28je14.htm
  16. Leclercq C, Berardi D, Sorbillo MR, Lambe J. Intake of saccharin, aspartame, acesulfame K and cyclamate in Italian teenagers: present levels and projections.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1999; 16(3): 99-109.
  17. Ilbäck NG, Alzin M, Jahrl S, Enghardt-Barbieri H, Bust L. Estimated Intake of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s acesulfame K, aspartame, cyclamate and saccharin in a group of Swedish diabetics.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03; 20(2): 99-114.
  18. Gordon I R. Cultural and legislative influences on the consumption of high intensity sweeteners in Europe. In: Grenby TH, editor. Advances in Sweeteners. London: Blacki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1996. p.273-84.
  19. Von Rymon Lipinski. The blending of sweeteners – Applications and safety issues. In: Grenby TH, editor. Advances in Sweeteners. London: Blacki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1996. p.263-72.

目录

 


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