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陽光充沛
Temperature16.9°C
Relative Humidity75%
天氣最後更新 06:10

家家食安心

家居烹煮方法比較
本文中心:烹調除了有助消滅病原體,減少生物性危害外,還可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使食物更容易消化。不過,食物在烹調過程中也有可能形成對我們健康有害的污染物,例如丙烯酰胺。調整食物的處理方法配合煮食溫度和時間的控制,可以減低烹煮期間所產生的污染物。
方法 溫度 所產生的的主要污染物 能否保留蔬菜中的水溶性維他命
~160-240℃ 蔬菜中的丙烯酰胺
~150-230℃ 高脂肉類中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及膽固醇氧化物(COPs) X
~160-200℃ 蔬菜中的丙烯酰胺,尤其是馬鈴薯製品,翻用食油中的PAHs肉類及動物脂肪中的COPs X
~150-200℃ 肉類中的雜環胺(HCAs) X
~100℃ 焯煮及烚煮不大可能產生污染物,含動物脂肪的火鍋湯底經重覆翻滾可能會產生COPs X
~100℃ 不大可能產生污染物
~80-100℃ 高脂肉類經長時間重覆加熱可能會產生COPs X
隔水燉 ~60-100℃ 產生的COPs分量微不足道,原因是隔水燉的食材多為瘦肉,水果及中草藥 X

只要調整烹調時間、溫度及/或其他處理食物的方式,便可減少烹調過程中形成的污染物,吃得自然更健康。

縮短煎炸時間

  • 炒菜前先把菜在沸水裡焯一分鐘
  • 肉類和馬鈴薯在煎炸前先以水煮或蒸至半熟。
  • 馬鈴薯和其他澱粉類食物煎炸至淺金黃色即可,不宜炸至深褐色。
  • 用食物溫度計檢查肉類溫度,一煮熟便立即盛起。

調低溫度

  • 切勿全程用猛火煎炸或烘焗食物。
  • 避免把食油加熱至冒煙。

其他處理方式

  • 烹調前把肉類和家禽的肥膏切去
  • 把馬鈴薯切得厚一些才烹調
  • 馬鈴薯存放於室溫而不要放入雪櫃
  • 炸馬鈴薯前先沾粉漿(例如粟米粉或麵粉)
最近修訂日期:2023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