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寫
認清蔬菜中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
相信大家都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有益,因為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他命及礦物質,具有預防慢性疾病及癌症的功效。然而,一些人或會關注蔬菜中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對健康有何影響。我們有需要為此擔心嗎?
蔬菜中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
硝酸鹽廣泛存在於大自然中,這種物質可在土壤、水及食物中找到,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素。硝酸鹽可自然地和在細菌促進下加快轉化為亞硝酸鹽。在人體腸道內,硝酸鹽也會在代謝作用下轉變成亞硝酸鹽。除蔬菜外,我們也會透過許多其他途徑,例如受污染的水,以及火腿、香腸等加工肉類(以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作為食物添加劑),攝入硝酸鹽及亞硝酸鹽。
蔬菜的硝酸鹽含量因種類而異。一般來說,葉菜類蔬菜(例如椰菜及菠菜)的硝酸鹽含量較高,根莖類蔬菜(例如馬鈴薯及甘筍)及球莖類蔬菜(例如洋蔥及蒜頭)的硝酸鹽含量則較低。另一方面,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通常很低。
圖1:硝酸鹽含量不同的蔬菜示例
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對健康的影響
硝酸鹽相對來說沒有毒性,但其代謝物亞硝酸鹽卻可令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氧化,無法在人體內運送氧氣,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患者的嘴唇和皮膚會發紫。健康的人很少會患上正鐵血紅蛋白血症,嬰兒卻較易出現此病症,原因是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導致硝酸鹽在細菌增生下轉化為亞硝酸鹽。此外,嬰兒體內的胎兒血紅蛋白較易受到亞硝酸鹽影響,也較難把正鐵血紅蛋白還原至正常狀態。這種嬰兒病症稱為「藍嬰綜合症」。
亞硝酸鹽也可在人體內與胺產生內源性硝化作用,形成亞硝胺。亞硝胺可能會令實驗動物患癌,但流行病學研究未能證明從膳食攝入硝酸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我們從包含蔬菜的正常膳食攝入硝酸鹽時,也攝入其他生物活性物質(例如維他命C),或有助抑制內源性亞硝胺形成。歐洲食物安全局也認為進食蔬果的益處,大於透過蔬菜攝入硝酸鹽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風險。
影響蔬菜中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含量的因素
(1) 食物加工程序
硝酸鹽可溶於水。研究顯示,蔬菜經清洗和沸水烹煮後,由於硝酸鹽流失於水中,硝酸鹽含量會減少。研究也發現,去除蔬菜中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部分,例如把馬鈴薯去皮,也可把硝酸鹽含量降低。
如把蔬菜切碎或磨碎,植物細胞會釋出可讓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的酶,可能導致大量亞硝酸鹽形成。因此,蔬菜在切碎或磨碎後,最好盡快烹煮,而嬰兒食物(例如菜泥)亦應即煮即食。
(2) 貯存環境
新鮮完好的蔬菜只要貯存妥當,亞硝酸鹽含量通常很低。研究顯示,在冷凍情況下,酶及細菌會失去活性,可抑制亞硝酸鹽形成。因此,蔬菜如非即時烹煮,最好存放於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內。
烹煮可破壞蔬菜中酶的活性,但蔬菜其後如受細菌污染,細菌可把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引致亞硝酸鹽累積。因此,如打算隔夜貯存包括蔬菜在內的熱食,應在食物烹煮後和供各人進食前,把所需分量留起,然後盡快冷卻,並在兩小時內放進雪櫃貯存。此外,可考慮食用根莖類蔬菜或球莖類蔬菜,因為其硝酸鹽含量通常較低。
蔬菜公認具有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益處。市民應保持均衡飲食,進食各類蔬菜,同時適當處理蔬菜,防止亞硝酸鹽累積。
注意事項
-
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天然存在於蔬菜及許多其他食物中。攝入大量亞硝酸鹽可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而嬰兒較易患上此病症。
- 適當的食物加工程序及貯存環境,可有效減少亞硝酸鹽在蔬菜中形成。
- 現有的證據顯示,從膳食攝入硝酸鹽不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進食蔬菜其實大有益處,有助預防慢性疾病及癌症。
給市民的建議
- 保持均衡飲食,進食各類蔬菜,對健康有益。
- 適當處理蔬菜(例如貯存於雪櫃內;烹煮前先清洗或去皮;切碎或磨碎後,盡快烹煮)。為嬰兒烹製的菜泥應即煮即食,而且最好不要貯存。
- 為防細菌污染,如打算隔夜貯存熱食,應在烹煮後把所需分量留起,然後放進雪櫃貯存。
食安仔教室
氣炸的缺點真比油炸的少嗎?
空氣炸鍋在十多年前面世,近年已成為本港越來越受歡迎的廚房電器。空氣炸鍋體積小巧,用途廣泛,可烹製多種菜式,因此吸引許多本地家庭使用。空氣炸鍋也標榜用油量少於油炸,烹煮速度較對流式焗爐為快,非常適合小家庭的生活方式及環境。
我們會在下文介紹氣炸的原理,並探討這種烹煮方式在食物安全方面的優點與缺點,以及使用空氣炸鍋烹製食物時應注意的事項。
圖1:空氣炸鍋的基本原理 ― 發熱元件旁設有風扇,帶動熱空氣迅速循環。食物接近熱源,滴下的油會收集在網籃下方。
空氣炸鍋如何運作?
空氣炸鍋雖名為炸鍋,實非如此,而是一個小型的枱面對流式焗爐。空氣炸鍋與對流式焗爐一樣,都是以發熱元件把食物加熱,並且內置風扇,帶動空氣循環。在空氣炸鍋中,食物接近熱源,被溫度高達攝氏200度左右的熱風急速吹着。食物置於網籃內烹煮,以便熱空氣圍繞食物循環流動。循環的氣流可把食物表面烘得香脆,但中心不會變乾。這烹煮過程只需少量的油,甚至不需用油,便可模擬油炸的效果。由於是以流動空氣在細小的密閉空間內把食物煮熟,因此把食物切成小塊,不要重疊,空氣炸鍋便能發揮最佳作用。
氣炸是更健康的烹煮方式嗎?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需就食物安全及營養的不同範疇整體作考慮。
脂肪量減少
由於傳熱媒介是空氣而非油,氣炸食物時,通常只需加入少量油,便可使炸好的食物口感更佳。至於從肉中流出含有脂肪的肉汁,則會分開收集在網籃之下。
氣炸烹煮雖可大幅減少食物的總脂肪含量,但屬高溫乾熱烹煮方式,與烘焙一樣,容易在高溫烹煮過程中產生化學污染物,例如丙烯酰胺及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市民應小心選擇食物,保持均衡飲食,多吃蔬果,以控制膳食中脂肪及鹽的總量。
在烹煮過程中產生丙烯酰胺
在高溫烹煮過程中產生的其中一種污染物丙烯酰胺,可能會令人患癌。當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空氣炸鍋中以攝氏120度或以上烹煮時,食物本身的游離氨基酸天門冬酰胺會與還原糖(例如葡萄糖及果糖)發生反應,可形成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可能令人致癌,並且具有基因毒性,因此沒有安全食用量,我們應在合理的情況下,把其食用量減至最低。
氣炸產生的丙烯酰胺是否較油炸為少,暫時未有定論。雖然多項研究發現,氣炸馬鈴薯的丙烯酰胺含量較近似的油炸馬鈴薯為低,但也有少數研究指出,兩種烹煮方法所產生的丙烯酰胺,在分量上並無顯著差異。其他因素,包括所使用的馬鈴薯或澱粉的成分、食物的表面面積,以及烹煮的時間和溫度,也會使丙烯酰胺形成過程增加複雜性。一般而言,氣炸時較安全的準則是「甘飴金黃色」,也就是說,在烹製馬鈴薯、芋頭及麵包等澱粉類食物時,把食物煮至呈金黃色或淺黃色即可,切勿烹煮過度。
徹底煮熟食物,切勿把過多食物放進空氣炸鍋內
我們應確保食物(尤其是較大件的食物)徹底煮熟,並應分批烹煮,切勿把過多食物放進空氣炸鍋內。注意食物有哪些部分較易烤焦,以防有害化學污染物形成。偶爾翻動一下食物,使受熱均勻,可防止把食物弄焦。總而言之,食物應煮至全熟,但不可燒焦。
出街食飯
如何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在2020年9月,有7個羣組共19人在進食購自屯門一家食肆的龍蝦伊麵後出現腸胃炎症狀,這些食物中毒個案的病原體是天然存在於海水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調查發現,該食肆的員工佩戴同一雙手套處理生海鮮和煮熟的配料,又使用清潔工作枱的毛巾來抹手,而工作枱則同時用於處理生海鮮及熟食。因此,交叉污染很可能是以上食物中毒個案的成因。事實上,交叉污染是經常為人忽略,而又可以預防的食物中毒原因之一。
圖1:避免交叉污染
交叉污染是引致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傳播途徑
交叉污染指微生物從一種媒介,例如食物(尤其是生的)、用具及處理食物人員的手,傳播至另一種食物。交叉污染可能會在兩種情況下出現:其一是食物互有接觸,或有食物的汁液滴到另一食物之上,直接傳播細菌;另一種情況是經由受污染的手、蟲鼠糞便、食物配製設備及用具、工作枱面,甚或水花,間接把細菌傳播至食物。
加劇問題的因素
本港很多食肆只設有小型廚房,食物配製區空間狹窄,卻又提供多款菜式,在繁忙時段,供應量更大,以致配製食物時,或有可能未做好食物安全措施,增加即食食物受交叉污染的風險。儘管有種種限制,食肆經營者仍可採取一些基本而有效的步驟,避免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家居環境也有交叉污染的風險,我們應採取相同的基本步驟,以防食物受到交叉污染。
避免交叉污染的基本步驟
我們在配製食物時,應該經常徹底洗手,尤其是在接觸生的食物或食物包裝後,以及在處理熟食/即食食物前。洗手時應使用梘液及清水,搓手最少20秒,然後沖洗乾淨,以即棄紙巾抹乾雙手。處理即食食物時,可戴上即棄手套。手套如有損壞或弄污(例如接觸生的食物後),便應更換。我們應謹記,佩戴即棄手套不能代替正確潔手。
把食物配製設備及廚具清潔乾淨和有效消毒,同樣重要。在處理熟食/即食食物前,必須徹底把工作枱面清潔和消毒。我們應以熱水及清潔劑清洗用具及工作枱面,在配製生的食物後,更應這樣做。
此外,雪櫃內生的食物及熟食/即食食物,應貯存於有蓋容器內,以免生的食物與熟食/即食食物互相接觸。生的食物應置於熟食/即食食物下方,以防汁液滴下,導致交叉污染。我們應把熟食/即食食物妥為放置,以防止食物遭蟲鼠污染。
注意事項
- 交叉污染是食物中毒的常見主要成因。
- 生的食物接觸到熟食/即食食物,或有汁液滴至熟食/即食食物上,可直接造成交叉污染。此外,受污染的手、蟲鼠、工作枱面、食物配製設備及用具,可間接引致交叉污染。
- 不論是食肆或家居,只要採取一些基本的衞生措施,便可預防交叉污染。
給消費者的建議
- 應光顧可靠和領有牌照的食肆,並向信譽良好的店鋪購買熟食/即食食物。
- 進食前和如廁後,應要洗手。
- 遵循「食物安全五要點」,尤其是「保持清潔」及「生熟分開」這兩項要點,以防煮食時出現交叉污染。
營養大對決 + 今日食營啲
(1) 識食排行榜 - 港式小菜糖含量
大家進食港式小菜時,不要以為只須留意鹽分,其實不少粵菜的芡汁或醬料都添加了糖,食物的糖分是否偏高,也值得注意。以很多人愛吃的菠蘿咕嚕肉為例,這道菜酸酸甜甜,每100克含糖量高達10克,而中式牛柳每100克也含有7克糖。因此,你如果喜歡粵菜,又想吃得健康一點,不妨多些親自下廚,這樣便可自行控制食物的鹽糖分量。在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的Instagram網頁(https://www.instagram.com/hkassr/),大家可隨時找到更多減鹽減糖的健康飲食貼士。
(2) 開胃推介 - 香葉鮮番茄汁天使麵
近日天氣轉涼,讓人胃口大開。今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一款「香葉鮮番茄汁天使麵」,茄汁酸甜開胃,也較白汁低脂和健康,而香葉為食物增添香味,可減少使用調味料,有利於減鹽。這是一款簡單易做的菜式,有興趣的讀者可登入衞生署的「有營食肆」網站,依照菜譜烹調,網址如下:
https://restaurant.eatsmart.gov.hk/b5/content.aspx?content_id=1031
中心動向
(1) 「食物安全」流動應用程式將於2021年3月31日中午起停止服務
為了更有效分配用於風險傳達工作的資源,食安中心的「食物安全」流動應用程式將於2021年3月31日中午起停止服務。倘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食安中心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以互動和多元化的模式,適時和有效地向市民及業界發放食安訊息。歡迎登入食安中心網頁(www.cfs.gov.hk)或追蹤中心的Facebook (www.facebook.com/cfs.hk)及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cfs.hk/)專頁,以了解和分享最新的食安資訊。
(2) 全新食安節目「食安電影頻道」
食安中心最近展開了名為「食安電影頻道」的全新網上短片宣傳活動,請來了中心吉祥物「食安仔」和「食安妹妹」,以風趣貼地的港產片式幽默手法,與大眾探討一些食安議題。我們希望藉着廣為人知的電影片段,讓市民從娛樂中獲得實用的食安資訊,使日常飲食變得更安全、更健康。
「食安電影頻道」已於2021年1月7日在食安中心YouTube頻道首播,並在中心的Facebook和Instagram同步上映。請各位多多支持,並歡迎介紹親友欣賞本系列短片。
食安中心 YouTube頻道 | 食安中心Facebook專頁 | 食安中心 Instagram專頁 |
(3) 少糖星期五
美味茶飲一向深受港人歡迎!不過,大家應留意不同口味的茶飲,糖分高低各有不同。如想保持身體健康,當然要選擇減糖產品!為了鼓勵大家一起減糖,食安中心現推出「少糖星期五」優惠活動,凡於特定的星期五到參加「少糖星期五」活動的茶飲店購買指定的減糖或無糖飲品,即獲減價2元。
請登入「全城減鹽減糖」Facebook專頁,了解有關詳情。
讀者也可在「少糖星期五地圖」(https://bit.ly/317u7ME)找到參與活動的茶飲店資料。
(4) 新展板
食安中心的傳達資源小組展覽室近日製作了兩套分別以「營養資料標籤制度」及「食得安心: 生冷食物要留神」為主題的新展板,以介紹本港法例下的營養標籤規定,並呼籲公眾注意四類高危人士(孕婦、嬰幼兒、長者及免疫力弱人士)在進食「生冷食物」時可能面對的風險,好讓市民作出安全的食物選擇。上述展板現於傳達資源小組展覽室展出,相關的資料單張可供免費索取,歡迎大家親臨參觀。傳達資源小組展覽室的地址和開放時間如下:
地址 :九龍深水埗欽州街西87號食物環境衞生署南昌辦事處暨車房4樓401室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8時45分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下午5時30分
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問問食安小隊
以貌取蛋
小敏:食安仔,雞蛋係唔係越深色就越有營養㗎?
食安仔:好多人買雞蛋嘅時候都會精挑細選,除咗留意蛋殼有冇破裂同污跡之外,仲會「以貌取蛋」,用蛋殼顏色嚟衡量雞蛋嘅營養價值。呢個方法係咪精確呢?等我同大家分析吓啦!
蛋殼顏色主要受到雞隻嘅品種影響。除咗遺傳因素,母雞嘅年齡都會影響蛋殼嘅顏色,好似生啡蛋嘅母雞,佢哋隨住年齡增長,生嘅蛋會大啲,蛋殼都會淺色啲。有人或者會以為啡蛋天然過白蛋,營養更加豐富,但事實係蛋殼係啡色定白色都好,啲蛋嘅營養價值都好接近。相比起蛋殼嘅顏色,母雞嘅飲食同居住環境對雞蛋營養影響更大。
小敏:咁點解蛋黃顏色有深有淺嘅?
食安仔:蛋黃顏色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好似飼料嘅色素成分咁。如果啲雞食嘅係粟米或者紅蘿蔔呢啲類胡蘿蔔素含量較高嘅飼料,咁呢種天然存在喺植物嘅色素就會令到啲蛋嘅蛋黃深色啲。
小敏: 原來係咁,我又學到嘢喇,多謝你呀,食安仔!
食安小測試
- 下列哪項有關反式脂肪的描述並不正確?
- 氫化植物油是從食物攝取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
- 反式脂肪是營養標籤必須標示的其中一種營養素。
- 反式脂肪是一種飽和脂肪。
- 有證據顯示,攝取反式脂肪,血液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含量會上升,同時血液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含量會下降,罹患冠心病等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因此增加。
- 預先包裝食物標示為「低鈉」,即每100克食物的鈉含量不高於多少毫克?
- 120毫克
- 140毫克
- 200毫克
- 以下哪項不是正確使用即棄手套的方法?
- 配戴前、脫去後和更換時,應徹底清潔雙手。
- 接觸生的食物後,無需更換手套,可直接處理熟的食物。
- 手套沾污後,應即更換。
食安仔忙甚麼?
餐桌搜查線–各類牛肝菌都可安全食用嗎?
近日有市民懷疑食咗牛肝菌之後食物中毒,我食安仔為咗要知道出事嘅原因,就跟住食安中心人員去涉事嘅店鋪調查同抽樣做化驗。真菌專家評估過我哋攞番嚟嘅樣本之後,話今次係因為牛肝菌混入咗一啲唔可以食用或者有毒嘅菇類,先至引起食物中毒。
大家要知道,牛肝菌有好多品種,唔係種種都食得㗎,有啲仲有毒㖭。有人會採摘野生牛肝菌嚟食,可能會採摘埋啲有毒嘅菇都唔知,啲毒菇混咗喺可以食用嘅牛肝菌入面,食咗就會中毒㗎喇,而且一般會係急性,食咗冇幾耐,就會出現噁心、嘔吐同肚痛呢類腸道病病徵。患者食咗唔同種類嘅毒菇,仲可能會有其他徵狀,好似極度口渴、大量流汗、昏迷、產生幻覺、異常興奮、肝臟受損咁。
消費者如果想買到可以安全食用嘅菇類產品,就應該幫襯信得過嘅店鋪,千祈唔好自己摘菇呀!如果懷疑菇類產品混入咗其他性質不明嘅菇,或者啲菇睇落去唔多乾淨,例如有栽培物料喺上面,又或者有變壞嘅迹象,好似起斑點、發出異味或者帶有黏液,同埋包裝入面有好多粉末或者碎塊,咁就千祈唔好買喇!
最後,如果懷疑食咗菇類產品引致食物中毒,記住要即刻睇醫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