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頁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二年三月第六十八期) - 食物安全平台

牛海綿狀腦病(俗稱瘋牛症)與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中心
獸醫公共衛生組
B.M.HWANG獸醫報告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禽流感,這次讓我們談談另一種同樣令人關注的人畜共患病 ―― 牛海綿狀腦病(俗稱瘋牛症)。

人畜患病的情況

瘋牛症是一種牛隻所患的致命疾病,發病部位一般在腦部和脊髓。該病由變異的普里昂蛋白 (prion protein) 所引致。這種異常蛋白很難被破壞或變性,因此屠場裡曾被受感染牛隻組織污染的物件包括工具等很難徹底清潔。瘋牛症在牛身上的潛伏期很長,由30個月至八年不等,染病的牛隻多在四至五歲時始發病。所有品種的牛都有染病的可能。研究顯示,瘋牛症的病原主要存在於受感染牛隻的腦部、脊髓和視網膜等組織。這些部位被指定為"高風險部位",在屠宰過程中必須予以清除或銷毀,以免進入人類及動物的食物鏈。

人類若進食受瘋牛症污染的牛肉產品,可能會患非典型克雅二氏症。該病的潛伏期不詳,患者很可能在多年甚至數十年後才病發。非典型克雅二氏症病發初期,會有逐漸失智的現象,隨着病程進展症狀會持續惡化,患者會出現走路不穩、行動困難、視力衰退、肌肉抽搐,以及其他神經方面的症狀。非典型克雅二氏症是致命疾病,目前尚未有證明行之有效的治療或預防方法。

非典型克雅二氏症與瘋牛症的關係使進食受瘋牛症病原污染的食品成為公共衞生關注事宜。

以往瘋牛症的爆發情況

瘋牛症於一九八六年在英國首次被發現,肇因是英國農民把病牛的肉骨粉作為補充劑加入飼料中餵飼牛犢。在這場疫症中,以英國和歐洲各國的疫情最為嚴重,亞洲國家及美國僅有零星個案(圖一)。在瘋牛症肆虐最烈的英國,有超過18萬頭牛染病,440萬頭牛在撲殺行動中被宰殺。

圖1:自一九八九年出現瘋牛症確認個案的國家地理分布
圖1:自一九八九年出現瘋牛症確認個案的國家地理分布
(資料來源:世界動物衞生組織)

全球的瘋牛症個案數目,與英國比起來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在一九九二年疫症高峰期,英國發現的個案逾37000宗,與歐盟多國、美國、加拿大及日本等24個國家合共數百宗相比,英國瘋牛症發病率之高令人為之咋舌。

公共衞生管制措施

因應瘋牛症疫情,多國已實施公共衞生管制措施,例如監察、宰殺病牛或禁用"高風險部位"等。曾出現本土瘋牛症確認個案的國家尤其如是,目的是避免可能受瘋牛症感染的組織進入人類的食物鏈中。在眾多管制措施中,最嚴格的莫過於英國實施的《30個月以上規則》。按照該項規定,所有超過30個月大的牛隻都不可供人或牲畜食用。事後證明此舉對遏止瘋牛症收效宏大。隨着英國瘋牛症的個案減少,英國在二零零五年取消《30個月以上規則》,改行瘋牛症檢測計劃。二零零零年六月,歐洲委員會為加強對瘋牛症的管制,要求歐盟成員國自二零零零年十月一日起,禁止"高風險部位"進入人類和動物的食物鏈。

本港在審批進口牛肉時,會評估出口國的公眾衞生措施,確保這些措施在出現瘋牛症疫情的國家行之有效,把瘋牛症的傳播風險減到最低。因此,港人從食物染上非典型克雅二氏症的風險極微。另外,相信牛奶及乳製品不會傳播瘋牛症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