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公布本地食物含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研究結果

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食物中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令本地消費者受氯丙二醇毒性影響的機會不大。

中心發言人說,氯丙二醇是一種在食物製造、烹煮及其他加工過程(例如油炸和燒烤)中自然產生的加工過程污染物。近年的研究發現食物中的氯丙二醇大部分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經加熱處理的食物和精煉油脂是攝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主要來源。

目前國際上對於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科學資料尚未有定論,包括其形成途徑、分析方法、毒性特徵、及代謝途徑如消化過程中的水解程度等。有關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主要關注,是它在胃腸道的消化過程中可能在體內釋出有毒的氯丙二醇。

發言人說:「由於有足夠證據顯示氯丙二醇會令實驗室動物產生腫瘤,但現時沒有資料顯示氯丙二醇會令人體致癌,所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氯丙二醇列為第2B組物質,即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另外,氯丙二醇亦會影響大鼠的腎臟、中樞神經系統及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統。」

二○一○年,食品中污染物法典委員會把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列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優先處理的項目,以評估其毒性和攝入情況。目前國際上有關食物中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數據不多。中心作為指定的世界衞生組織食物中化學物風險分析合作中心,在二○一一至二○一二年間進行此項研究,以便向世界衞生組織提供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在本地食物中含量的概況,及評估其對本地消費者所構成的潛在健康風險。

該研究集中檢測據報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含量較高的食物。研究抽取了共三百個食物樣本。結果顯示「餅乾」、「油脂」、「零食」、及「中式糕點」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平均含量較高,分別為每公斤440、390、270及270微克。

中心亦採用二○○五至二○○七年香港市民食物消費量調查的食物消費量數據,評估本地市民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攝入量。結果顯示,攝入量一般的成年人從膳食攝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分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20微克,而攝入量高的則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53微克。

發言人說:「專家委員會把氯丙二醇的暫定最高每日可容忍攝入量定為每公斤體重兩微克。假設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在成人胃腸道內會完全被水解及釋出有毒的氯丙二醇,攝入量一般和攝入量高的成年人的氯丙二醇攝入量分別相等於暫定最高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的百分之十及二十六,遠低於有關可容忍攝入量。」

他補充,根據研究結果,單從食物中攝取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分量而言,目前沒有充分的理據支持需改變市民現有的基本健康飲食習慣。市民應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包括進食多種蔬果。由於精煉食油據報是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消費者可減少進食油脂,以便進一步降低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攝入量。

另一方面,食物業界應在無損食物質量的情況下,研發減低精煉油脂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方法。

研究詳情已上載中心網頁:www.cfs.gov.hk。


2012年11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