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有關保質期長冷藏食品含李斯特菌的潛在風險評估研究結果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九月十七日)公布,最近完成一項有關保質期長的預先包裝冷藏即食食品在保質期屆滿時微生物質素(特別是李斯特菌的含量)的風險評估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樣本的李斯特菌含量均沒有超過限值,衞生指標方面,就需氧菌落計數和大腸桿菌含量而言,約百分之九十的樣本衞生質素為滿意或尚可。
中心從不同零售點購買了一百個保質期長的預先包裝冷藏即食食品樣本,包括芝士、煙燻海鮮、加工肉類和沙律,將之冷藏至其保質期屆滿前的一星期內進行微生物質素檢測,包括李斯特菌含量、需氧菌落計數及大腸桿菌含量。
中心發言人說:「結果顯示,全部樣本的李斯特菌含量均少於每克二十個菌落形成單位。」
他續說:「雖然這項研究調查的李斯特菌檢測結果沒有超過限值,市民不應掉以輕心。鑑於近年李斯特菌感染病例有增加的趨勢,而李斯特菌可在低至攝氏零度的冷藏溫度下仍可緩慢生長,保質期長的冷藏即食食物有機會讓該菌有充裕時間繁殖,增加消費者感染李斯特菌病的機會。為確保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孕婦、長者和免疫力較低等高危人士應避免進食保質期長的冷藏食物等高風險食品。」
李斯特菌病主要是因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致,大部分身體健康的人在感染後不會出現病徵或只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但對初生嬰兒、長者和免疫力較低的人,則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敗血症及腦膜炎,甚至死亡。孕婦感染李斯特菌一般症狀輕微,但可導致胎兒流產、夭折、早產,或引致新生嬰兒患上嚴重的感染。
至於需氧菌落計數和大腸桿菌含量,發言人表示,這兩項準則是衞生質素而非食物安全的指標。
他說:「研究結果顯示,一個煙燻海鮮及七個加工肉類樣本的需氧菌落計數超過《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的限值,可能是食品在處理後受到污染或溫度控制不當所致。另外,三個芝士樣本的大腸桿菌含量偏高,可能是用以製作有關芝士的生乳受大腸桿菌污染所致。食用上述的樣本,不代表會危害健康,但反映製造及處理有關食物的過程有待改善。」
發言人建議消費者應仔細閱讀食物標籤,以作出有依據的食物選擇。高風險人士應避免進食高風險的食物。
他呼籲業界在預先包裝食物的標籤上提供足夠的產品資料,讓消費者作出知情的選擇。在處理食物的所有程序中,必須保持良好的食物及個人衞生,而在冷藏食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亦必須提供適當的冷藏環境(即攝氏四度或以下)。
有關風險評估研究已上載食物安全中心網頁(www.cfs.gov.hk)。
完
2014年9月17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