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处理过年食品和小吃
市民应在信誉良好的零售店铺购买贺年食品。应购买色泽自然及接近原本颜色的糖莲子和开心果,而不应选择一些色泽特别白皙的类别,因这些食品可能经化学漂白剂加工。不要购买外壳表面有不寻常光泽的瓜子,因为这些瓜子可能添加了矿物油,可引致肠胃不适。
此外,选购预先包装的糕点、煎堆和糖果时,应留意食用期限及包装是否妥当。选购散装贺年食品如油角、糖干果及瓜子时,要特别注意店铺的卫生情况及员工是否注意个人卫生。
购买糕类等预先煮熟的食品后,应尽快回家和把食物放入雪柜贮存,并要在包装上标示的保质期前食用。油器类贺年食品如煎堆、油角等,应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把容器存放于雪柜或阴凉的地方。
过年时,经常有机会吃到瓜子和坚果。然而,这些食物有坚硬的外壳。直接用牙齿剥瓜子和坚果,可以导致牙齿受损。市民应善用剥瓜子器或开坚果钳。坚果也经常用于制作贺年食品。如果你对坚果过敏或有其他食物过敏,请查阅食物标籤上的致敏物资料,了解食物是否含有任何会令自己过敏的成分。避免食用会令自己过敏的食物或食物配料。
把盆菜置于安全温度下
农历新年适合进食暖和的食物,例如在大伙儿聚会时享用盆菜。由于需求量大,这些菜色一般都是提前大量烹制的。盆菜包含多种食物配料,烹制程序既繁琐又漫长,当中包括切割、醃制、预先煮熟、冷却及最后的翻热。若食物在预先煮熟后被置于室温下的时间过长,食源性致病菌便可繁殖,部分更能产生耐热的毒素,即使翻热也不能把这些毒素消除。
因此,有必要妥善为存放食物,把预先煮熟的配料贮存在摄氏4度或以下以防止毒素产生,把预先煮熟的配料分成较小份、放在较浅的容器内或把食物的容器冰镇冷却。彻底翻热食物至中心温度达摄氏75度或以上。如非即时食用,应把热食保持在摄氏60度以上。避免把翻热的食物放在室温下过久;如放置在室温下超过4小时,应弃掉翻热的食物。要注意的是,翻热份量大的盆菜时,热源的热力或没有在盆菜内平均分布,因此进食前需要较长时间把盆菜完全煮沸。
减少食物中的丙烯酰胺
在烹制煎堆、油角、春捲等淀粉类油器时,烹煮的高温(通常是摄氏120度或以上)有利存在于食物中的氨基酸天门冬酰胺与还原糖(例如葡萄糖及果糖)产生反应,形成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在烹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可损害基因,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摄入。
在烹煮淀粉类食物时,按照「甘饴金黄色」的准则便可减低风险。一般来说,把淀粉类菜式煮至呈金黄色或浅黄色即可,因为只要不以太高温及太长时间烹煮食物,便能减少丙烯酰胺的含量。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从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但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进食大量蔬果,有助降低风险。此外,部分煎炸贺年食品有机会含有反式脂肪,有损心血管健康,适宜少吃。
哽喉风险
幼儿、长者和咀嚼或吞嚥能力较弱的人,进食年糕、汤圆等可压缩又不易溶解、撕开的食物,以及细小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瓜子后,容易哽喉,导致窒息。为了降低与食物相关的窒息风险,建议照顾者将食物切碎、捣碎、烹煮、削掉外皮或除去纤维含量高的部分,改变食物质地。例如,可以将年糕切成小块食用。咀嚼和吞嚥食物时应保持专注,避免说话或走动。避免给咀嚼或吞嚥能力不佳的人提供难以改变其质地的食物(例如小而硬的食物)。
安全处理剩余食物
进食假日大餐后,可能会有剩余食物,例如年糕等糕点,足以食用多日。为保障食物安全,所有易坏食物均应在烹煮或冷却后2小时内放进雪柜,放置在外面多于4小时的食物应弃掉。为免食物变坏,剩余的食物应存放于清洁的密封容器内,并在烹制好后两小时内放进雪柜。应彻底翻热剩余的食物,确保食物的中心温度至少达到摄氏75度,并只应翻热一次。进食前应查看食物的到期日。若已过了「此日期或之前食用」日期,应把食物丢弃,同时应注意过了「此日期前最佳」日期的食物品质。
若进食糕点或其他食物时发现有异味或发霉,表示该食物可能因存放过久或贮存不当而变坏,应停止进食并弃掉。利用嗅觉并不是判别食物是否能安全食用的适当方法,因为即使过了「此日期或之前食用」日期,食物的外观及气味也可能正常。任何存放在雪柜超过三天的剩食均应弃置。
点击这里了解有关如何减少食物浪费的更多提示。
不要吃装饰植物
农历新年期间,市民家中常会摆放观赏植物如沙柑盆栽或水仙,寓意富贵吉祥。部分人或会以为这些观赏植物的某些部分可供食用,但其实当中可能含有化学物或毒素,并不适合供人食用。
部分人会在农历新年过后收集沙柑和桔作为食物或盐醃金桔。为保持植物卖相吸引并杜绝害虫,这些植物或会在整个出产过程中及出售前被喷洒未经批准的除害剂。果实上的除害剂残余含量或会超出食物安全水平。此外,水仙等观赏植物可能含有石蒜碱等毒素,进食后可引发肠胃症状。过去本港及外地均曾出现多宗有人误把水仙球根当作洋葱或球茎茴香、水仙叶当作韭菜的个案。
观赏植物并不是种植作食物的,市民应避免进食。业界及市民应购买和进食来自可靠来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