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頁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九年一月第一百五十期) - 焦點個案

非洲豬瘟並不威脅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中心
屠房(獸醫)組林明思獸醫師及

獸醫公共衞生組陳正民獸醫師報告

二零一八年八月三日,內地公布首次爆發非洲豬瘟,疫症發生於遼寧省瀋陽市。隨後多個豬場受到影響,超過320,000頭豬被宰殺以控制疫情。

何謂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是嚴重的豬隻病毒性疾病,具高度傳染性,在1920年代於肯亞發現。根據世界動物衞生組織報告,非洲其他地區、歐洲部分地區、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在歷史上也曾爆發過疫情。近年來(自二零零七年起),非洲、亞洲及歐洲多國據報都出現疫情。非洲豬瘟只會感染豬隻,死亡率可高達100%。由於目前並無疫苗或治療方法,因此非洲豬瘟對養豬業構成嚴重威脅。

非洲豬瘟可在豬隻之間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豬隻受感染後需時約4至19天才發病,但病毒可在病徵出現前兩天已開始傳播。病毒會經所有分泌物,例如唾液、淚水、鼻涕等,以及尿液、糞便等排泄物排出,並可長時間存活於排泄物、屠體、鮮肉及某些肉類產品中。雖然這病毒可在受污染的肉內長時間生存,但以攝氏70度加熱30分鐘,即可殺滅。

急性非洲豬瘟的病徵

急性非洲豬瘟的病徵
B-E:出血性腹瀉,頸部、胸部及四肢範圍皮膚明顯充血(泛紅)
F:耳尖發紫(泛藍)
G-I:腹部、頸部及耳朵皮膚呈壞死斑
資料來源:Beltrán et al., 2017

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即不會感染人類的動物疾病),故對人類健康並無威脅。非洲豬瘟病毒外面有表面蛋白質,必須與宿主細胞結合才能進入和複製。動物的物種不同,其細胞外面的蛋白質亦有所不同,某些病毒只能附着在若干物種動物的細胞表面。非洲豬瘟病毒便只能附着於並進入豬隻的特定細胞,而非人體細胞。自發現非洲豬瘟的過去一世紀以來,至今沒有證據顯示病毒曾出現變異而引致跨物種傳播並感染人類。

進口管制站的非洲豬瘟防疫措施

為了配合政府防範非洲豬瘟傳入本地豬場的防疫工作,食物安全中心已加強監察所有從內地供港的活豬。每批進口豬隻均須作文件檢查,以確定附有有效的衞生證明書,證明豬隻沒有出現非洲豬瘟病徵,同時並非來自受非洲豬瘟影響的豬場/地區。此外,也會即場進行檢驗,以確保所有豬隻健康良好,並無出現非洲豬瘟疑似病徵。

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

屠房的非洲豬瘟防疫措施

應對非洲豬瘟的最佳策略,就是提升生物安全來防止病毒入侵。自內地爆發非洲豬瘟以來,香港特區政府已在豬場及屠房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減低非洲豬瘟傳入本地豬場的可能性。為了減少非洲豬瘟病毒進出屠房的機會,下述措施亦已落實。

豬隻在運抵屠房後,須經過宰前檢驗,包括在存豬欄中進行監察,並特別注意是否有非洲豬瘟的跡象及異常死亡的情況。在屠宰後,屠體亦必須通過由衞生督察進行的宰後檢驗,以確保適宜供人食用才出售。屠房已加強淸潔及消毒的工作,而為了預防非洲豬瘟傳入本地豬場,運豬車的淸潔消毒亦有所加強。

此外,如發現有豬隻懷疑感染非洲豬瘟,會抽取樣本送交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獸醫化驗所進行檢測。

注意事項:

  1. 非洲豬瘟只會影響豬隻。
  2. 非洲豬瘟病毒只可感染豬隻的細胞,不能進入人類細胞,因此並不構成食物安全問題,對人類健康沒有威脅。
  3. 為了配合政府防範非洲豬瘟傳入本地豬場的防疫工作,進口管制站的監控措施及屠房的生物安全保障均已加強。

給市民的建議

給業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