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微雨
Temperature19.3°C
Relative Humidity94%
天氣最後更新 06:10

本地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

本地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

摘要

1. 攝取過多鈉(鹽)可能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而高血壓若不及早診治,可引致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等。世衞指出煮食時添加鹽及不同的醬料是亞洲國家其中一個攝取鈉的主要來源,而碟頭粉麵飯是本港市民每日飲食其中一個主食類別。食物安全中心(中心)與消費者委員會合作,測試了部分本地食肆中較常見的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並檢視了數個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的營養標籤資料,以檢測及比較本地一些碟頭粉麵飯在不同食肆或商店的鈉含量,從而幫助公眾在外出用膳時能作出知情和適合個人情況的選擇,以及推動食物業界透過改良食品配方提供減鈉的碟頭粉麵飯。

研究

2. 中心在2016年7月至9月從中式食肆、西式食肆、亞洲食肆、港式茶餐廳及快餐店搜集了100個(共10種)非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並由中心的食物研究化驗所對所有樣本進行鈉含量測試。此外,為了解添加醬汁對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的影響,採樣時另搜集了3個沒有醬汁的叉燒飯樣本進行測試以作比較。同時,中心亦在超市及便利店搜集了8個(共3種)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檢視了這些樣本的營養標籤上所標示的鈉含量資料。

3. 10種非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所檢出的每100克鈉含量的平均值、最低值和最高值如下。平均鈉含量最高的碟頭粉麵飯種類為味菜排骨炒麵,而平均鈉含量最低的碟頭粉麵飯種類為枝竹火腩飯。

碟頭粉麵飯種類 樣本數目 每100克碟頭粉麵飯鈉含量(毫克)
平均 最低 最高
味菜排骨炒麵 10 470 350 600
干燒伊麵 10 410 250 500
肉醬意粉 10 350 210 430
乾炒牛肉河粉 10 340 230 440
焗豬扒飯 10 340 240 460
福建炒飯 10 310 180 420
咖喱牛腩飯 10 270 190 390
叉燒飯 10 260 170 320
日式滑蛋雞飯/親子丼 10 240 150 320
枝竹火腩飯 10 230 110 310
整體 100 320 110 600

4 . 本研究發現部分由不同食肆配製的相同種類碟頭粉麵飯,樣本間的鈉含量差異頗大(如枝竹火腩飯,鈉含量最高與最低的樣本相差接近兩倍),這表示業界在配製這類碟頭粉麵飯時其實有空間去調節配方中的鈉含量。

5. 10種非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平均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2,000毫克鈉)的百分比如下。整體來說,平均進食一碟碟頭粉麵飯所攝入的鈉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100%。個別來說,接近一半樣本每碟的鈉含量皆超過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而全部樣本每碟的鈉含量皆超出該限量的三分之一。

碟頭粉麵飯種類 平均每碟鈉含量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比率[範圍] 每碟鈉含量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樣本數目
味菜排骨炒麵 150%[100-250%] 10
福建炒飯 130%[89-150%] 7
干燒伊麵 120%[65-210%] 8
咖喱牛腩飯 110%[59-170%] 4
焗豬扒飯 110%[81-140%] 6
乾炒牛肉河粉 100%[62-150%] 6
肉醬意粉 91%[35-130%] 4
枝竹火腩飯 73%[34-97%] 0
叉燒飯 63%[37-91%] 0
日式滑蛋雞飯/親子丼 63%[44-88%] 0
整體 100%[34-250%] 45

6. 本研究的3種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中,預先包裝肉醬意粉樣本每100克的平均鈉含量高於非預先包裝樣本,預先包裝焗豬扒飯樣本與非預先包裝樣本每100克的平均鈉含量十分接近。至於咖喱牛腩飯,預先包裝樣本每100克的平均鈉含量則較非預先包裝樣本的為低。結果反映,非預先包裝及預先包裝產品均有空間改變配方,以降低產品的鈉含量。

7. 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若購買叉燒飯時要求食肆走汁,每碟所減少的鈉攝入量最高可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近三成。而進食咖喱牛腩飯時減少進食餸汁,每碟所減少的鈉攝入量平均超過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四分之一。可見減少進食碟頭粉麵飯的醬汁、豉油和餸汁有效降低鈉的攝取量。

給消費者的建議

  • 應減少進食鈉含量高及含有高鹽分配料(例如醃菜、鹹魚、臘腸)的碟頭粉麵飯。
  • 要求食肆不要或減少在碟頭粉麵飯上添加醬汁、豉油;並反映想少鹽/少鹹。
  • 點餐時,要求食肆把餸菜與粉麵飯分開送上,並在試味後才添加適量的餸汁。
  • 留意碟頭粉麵飯的分量,如分量超過個人食用分量,可考慮與他人分享。
  • 留意營養資料選擇合適的碟頭粉麵飯,例如參考營養標籤、本研究結果或食安中心的營養資料查詢系統,以配合個人需要。要選擇較健康的碟頭粉麵飯,除留意鈉含量外,亦應留意其他營養資料例如脂肪含量。

給業界的建議

  • 減少使用一些含有高鹽分的食品(例如醃菜、鹹魚、臘腸)或減少其使用分量,盡量以新鮮配料或香草和香料代替。如要使用,可用水沖洗或浸泡醃菜,並調整使用鹽和其他含鹽/鈉的調味料的分量。
  • 參考食安中心的《降低食物中鈉含量的業界指引》,改良食譜和減少使用鹽和調味料。
  • 以獨立容器盛載醬汁、豉油及餸菜,讓消費者按其口味添加調味料和餸汁。若醬汁、豉油必須加到粉麵飯上,利用標準量匙添加所需要的標準分量或只在消費者要求時才添加。
  • 除提供標準分量的碟頭粉麵飯外,可提供較少分量如輕量版的碟頭粉麵飯,讓消費者按所需的分量來選擇。
  • 在菜單、價目表及其他印刷品上展示所供應的碟頭粉麵飯的營養成分資料(尤其是鈉/鹽),讓消費者作出知情的選擇。

其他資料

8. 2017年3月15日出版的選擇月刊(第485期)載有相關文章。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風險評估組
2017年3月

最近修訂日期:201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