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天色大致良好
Temperature17.6°C
Relative Humidity61%
天氣最後更新 19:10

安樂查飯

食物危害和食物污染
本文中心:在整個食物生產鏈中,食物可因不同的配製過程及條件而受到污染,因此必須嚴格監控整個生產鏈,確保食物不受污染。

食物危害

危害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大類:

危害 例子
物理危害 食物中的異物
  • 源自損壞用具或器具的異物,如木屑、玻璃、金屬碎片。
  • 員工的飾物、頭髮、膠布等。
化學危害 食物中含量達到對人體有害的水平的化學物質
  • 食物中的天然毒素、霉菌毒素、農藥殘餘。
  • 食肆使用的清潔劑、消毒劑、漂白水和殺蟲劑。
生物危害 以微生物為主
  • 細菌、酵母、霉菌、病毒和寄生蟲。

 

以下方法可防止異物掉進食物裏:

  • 時刻蓋好食物。
  • 修理或更換已損壞或有零件鬆脫的工具或器具。
  • 盡量避免使用容易打爛的用具或器具。
  • 將不需要的食物包裝盡快丟進垃圾桶。
  • 配製食物前先把飾物除下。
  • 把頭髮束起或配戴髮網。
  • 定時更換膠布。

按此了解更多有關食物致敏源的資訊。

食物污染

食物受污染分為三種:初級污染、直接污染和交叉污染。

1. 初級污染

發生在食物生產過程中:收割、屠宰和採集、擠奶、捕捉

典型例子:

  • 母雞糞便污染雞蛋

2. 直接污染

污染物經食物處理人員直接傳播至食物,這種污染方式最為普遍,常見例子有:

  • 對着食物打噴嚏

  • 用不潔或受傷的手觸摸食物

3. 交叉污染

帶有危害的污染物經由與器具表面的相互接觸,從一種食物傳播到另一種安全的食物,由於沒有進行必要的清潔和消毒而造成污染。以下為一些常見例子:

  • 戴手套處理垃圾和接電話後,再用同一對手套處理食物。

  • 同一塊布抹過餐桌後沒有清潔消毒,直接用來抹廚具。

  • 負責收銀工作員工直接遞送食物

  • 使用同一把刀和同一塊砧板處理生肉和熟食

可列印版本

最近修訂日期:2022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