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陽光充沛
Temperature22.8°C
Relative Humidity49%
天氣最後更新 14:10

時令食品與節日食安建議

旅遊人士的食物安全貼士

出門旅遊既令人心情興奮,又可增廣見聞,但亦有潛在風險。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可能引致各種疾病,當中包括輕微和短期的徵狀(例如嘔吐、腹瀉等),以及長期和較嚴重的疾病(例如霍亂、甲型肝炎等)。旅遊人士在外地時務須保持警覺,並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以免染上經食物或水傳播的疾病。

保持清潔

存在於環境內的有害微生物,可透過沾污了的雙手傳到食物上。

  • 在處理和進食食物前徹底洗淨雙手
  • 以安全的水洗淨食物

選擇安全的飲料和食物

(包括冰)和生的食物可能受有害微生物污染,而損壞和發霉的食物也可能產生毒素。

食水和飲料

  • 食水須煮沸才可飲用,並盡量飲用以煮沸過的水沖調的飲料
  • 如無法煮沸食水,可考慮使用其他淨化食水的方法
  • 如對冰塊的來源或衞生情況有所懷疑,應避免在飲品中加進冰塊
  • 瓶裝或包裝飲料一般都可安全飲用,開封前應把包裝抹淨和抹乾

食物

  • 光顧衞生可靠的店鋪,切勿向環境衞生欠佳或未有妥善處理食物的街邊商販或其他食物銷售點購買食物
  • 確定食物經徹底煮熟,食用時仍然熱燙
  • 避免食用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肉類、家禽、海鮮及蛋
  • 生吃的蔬果應去皮,並且避免食用外皮破損的蔬果
  • 避免食用未經巴士德消毒的奶和奶製品(例如芝士)
  • 購買食物時應留意食用限期

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

如食物長時間存放於室溫,食物內的病原體便可繁殖和產生毒素。

  • 避免食用已擺放於室溫數小時的熟食或即食食物
  • 如自助餐、街市、食肆和街邊商販的食物並非熱存於攝氏60度以上或冷藏於攝氏4度或以下,便應避免食用
  • 容易腐壞的食物如非即時進食,應存放在攝氏4度或以下
  • 細閱並遵從食物標籤上的貯存指示
最近修訂日期: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