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
温度13.6°C
相对湿度83%
天气最后更新 08:10

食物安全中心 - 主页

蠔与食物安全

蠔美味又营养丰富,因而深受欢迎。然而,未经 煮熟的蠔是高风险食物,本港不时发生与进食 生蠔有关的食物中毒事故。

蠔是滤食性动物,由于经常过滤海水,体内累积水中的物质,包括弧菌、诺如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化学污染物和天然毒素。

由于没有经过任何热处理杀死食物中的食源性病原体,生吃蠔只存有食物安全风险。与生蠔有关的 食物中毒个案在本港时有发生。虽然患者病情多属轻微,只出现腹泻、腹痛及呕吐等症状,并会自行痊 癒,但生蠔也可能严重影响健康,特别是对高危人士而言。

此外,人们较容易通过进食生或未煮熟的蠔而感染具有抗菌素耐药性的微生物(「超级细菌」)。无论「超级细菌」有否引起疾病,都可能将抗菌素耐 药基因转移到人体内其他细菌上,因而影响日后需 要使用的抗生素药效。

无论购买哪一种蠔,消费者在选购、贮存、处理、烹煮和食用时只要遵从以下步骤,便可确保食物安全 :

  • 光顾有牌、可靠的店铺及挑选新鲜、外壳完整和没有异味的蠔只。
  • 如购买预先包装的去壳蠔,应检查其食用期限,并确保冰鲜蠔贮存在摄氏4度或以下;急冻蠔贮存在摄氏零下18度或以下。
  • 回家后尽快烹煮蠔只。如非立刻食用,应把冰鲜蠔和急冻蠔分别贮存在摄氏4度及摄氏零下18度或以下。
  • 为防止交叉污染,生蠔应先放入独立的容器中才放进雪柜,并与熟食/即食食品分开摆放,亦要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器具分开处理生蠔和熟食/即食食品。
  • 处理生蠔前后要用枧液及流动自来水彻底洗手20秒;处理带壳生蠔时应戴上清洁的防护手套,以免受伤和感染。
  • 烹煮前把已去壳的蠔彻底洗干淨。
  • 蠔只应彻底煮熟,以减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烹煮蠔等软体介贝类水产时,要加热至中心温度达摄氏90度 并维持90秒,才能减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风险。
  • 高危人士应避免食用生或未经煮熟的蠔只。
  • 避免过量进食蠔只,并保持饮食均衡,以减少因偏食某几类食物而过量摄入当中的化学污染物或天然毒素。

指引

单张

海报

刊物

食物安全焦点

短片

相关资讯

最近修订日期:2024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