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天色大致良好
Temperature18.5°C
Relative Humidity62%
天氣最後更新 20:10

食物安全中心 - 主頁

蠔與食物安全

蠔美味又營養豐富,因而深受歡迎。然而,未經 煮熟的蠔是高風險食物,本港不時發生與進食 生蠔有關的食物中毒事故。

蠔是濾食性動物,由於經常過濾海水,體內累積水中的物質,包括弧菌、諾如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化學污染物和天然毒素。

由於沒有經過任何熱處理殺死食物中的食源性病原體,生吃蠔隻存有食物安全風險。與生蠔有關的 食物中毒個案在本港時有發生。雖然患者病情多屬輕微,只出現腹瀉、腹痛及嘔吐等症狀,並會自行痊 癒,但生蠔也可能嚴重影響健康,特別是對高危人士而言。

此外,人們較容易通過進食生或未煮熟的蠔而感染具有抗菌素耐藥性的微生物(「超級細菌」)。無論「超級細菌」有否引起疾病,都可能將抗菌素耐 藥基因轉移到人體內其他細菌上,因而影響日後需 要使用的抗生素藥效。

無論購買哪一種蠔,消費者在選購、貯存、處理、烹煮和食用時只要遵從以下步驟,便可確保食物安全 :

  • 光顧有牌、可靠的店鋪及挑選新鮮、外殼完整和沒有異味的蠔隻。
  • 如購買預先包裝的去殼蠔,應檢查其食用期限,並確保冰鮮蠔貯存在攝氏4度或以下;急凍蠔貯存在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
  • 回家後盡快烹煮蠔隻。如非立刻食用,應把冰鮮蠔和急凍蠔分別貯存在攝氏4度及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
  • 為防止交叉污染,生蠔應先放入獨立的容器中才放進雪櫃,並與熟食/即食食品分開擺放,亦要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器具分開處理生蠔和熟食/即食食品。
  • 處理生蠔前後要用梘液及流動自來水徹底洗手20秒;處理帶殼生蠔時應戴上清潔的防護手套,以免受傷和感染。
  • 烹煮前把已去殼的蠔徹底洗乾淨。
  • 蠔隻應徹底煮熟,以減低食源性疾病的風險。烹煮蠔等軟體介貝類水產時,要加熱至中心溫度達攝氏90度 並維持90秒,才能減低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風險。
  • 高危人士應避免食用生或未經煮熟的蠔隻。
  • 避免過量進食蠔隻,並保持飲食均衡,以減少因偏食某幾類食物而過量攝入當中的化學污染物或天然毒素。

指引

單張

海報

刊物

食物安全焦點

短片

相關資訊

最近修訂日期:2024年1月18日